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李漁在《閒情偶記·頤養部》中寫道:“茲論養生之法, 而以行樂先之。” 標舉頤養性命“行樂第一”的主張。然而, 人生終究是苦多樂少,“造物生人一場, 為時不滿百歲 … …況此百年以內, 有無數憂愁困苦 、疾病顛連、 名韁利索、驚濤駭浪, 阻人燕遊, 使徒有百歲之虛名, 並無一歲二歲享生人應有之福之實際乎! ”人生短促,不足百年,又充滿了困頓艱險, 人生的快樂何其罕見難得。更何況,“此百年以內,日日死亡相告,謂先我而生者死矣,後我而生者死矣,與我同庚比算、互稱兄弟者又死矣。”日以死亡相告,“知我不能無死…是恐我也,恐我者,欲使及時行樂。”故造物以死相勸, 勸人及時行樂 。是那日日相逼近的死亡促使人思考生活的意義,既然誰都不能改變必死的結局,那就只能改變面對死亡的態度,坦然面對,珍惜生命。如果不能改變生活艱難的現實,那就改變面對艱難之態度,樂天知命,接受生活,擁抱當下,享受快樂的生活。生命短暫,更要惜命養生;生活艱難,更要及時行樂。不論富貴貧賤,人人可以行樂,但各有不同的行樂之法。李漁在《閒情偶記·頤養部》的“貧賤行樂之法”篇中寫道:“窮人行樂之方,無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即窮人行樂沒有別的秘訣,只有“退一步”這種方法。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人生在世,我以為貧, 更有貧於我者 ;我以為賤,更有賤於我者 。“我以妻子為累, 尚有鰥寡孤獨之民,求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為苦 , 尚有身繫獄廷 ,荒蕪田地, 求安耕鑿之生而不可得者 。”即我把妻子兒女當做累贅,還有人失去妻兒無依無靠,想要有這種累贅卻得不到;我為了生活,披霜露,斬荊棘,手腳佈滿了老繭而感到辛苦,還有人披枷戴鎖被關在監獄裡,任憑家裡的田地荒蕪,想要安心耕作卻無法逃身。這樣“以不如已者視之,則日見可樂”。凡事能這樣“退一步”想,即“向下比”,才能擁有知足的心境,這是最適合貧窮之人的“行樂之法”。以此居心觀人觀已, 則“苦海盡成樂地 ”。反之,如果“向上比”,“以勝己者相衡,則片刻難安,種種桎梏幽囚之境出矣。”人如果總要“進一步”,同那些勝過自己的人攀比,那就難得一刻安穩,就像自已被套上枷鎖、投入牢籠之中。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為了說明“貧窮的人也能快樂”的道理,即“貧賤行樂之法”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靈活運用,李漁以一個顯宦與小吏的故事為例作一對比。

有一個顯貴之人 ,在酷暑季節旅宿在一個小旅館中,蚊帳裡飛進來許多蚊子,趕也趕不盡 ,叮咬得他無法入眠,痛苦難忍 。這時, 他想起了自己家裡寬敞的房屋, 涼爽的竹蓆 , 徹夜為他輕搖扇子驅蚊送爽的美姬, 哪裡想到夏天的夜晚會這樣炎熱難熬,蚊蟲會如此之多。越想到家中的舒適涼爽 ,心中就愈加燥熱不堪 ,一夜不能入睡。當時還有一個亭長這樣的小吏露宿在房簷之下 ,他被蚊子叮咬得幾乎露出了筋骨。不得已, 只得在院子裡來回跑動, 以使蚊子無法在他身上立足 。住在室內的顯宦看到這個小吏在院子裡為了躲避蚊蟲叮咬整夜跑來跑去,“形則往來僕僕,口則讚歎囂囂”,他覺得這個小吏很可憐,但奇怪的是小吏似乎樂此不疲 。他就問小吏說:“你受蚊子叮咬之苦勝我百倍, 我以為苦,你卻以為樂 ,是何緣故 ?”小吏告訴他 :我過去曾被仇家所害,身陷牢獄之中。當時也在夏天,獄卒怕我逃跑 ,每天夜裡都死死地捆綁著我的手腳 , 蚊子叮咬之苦數倍於今晚,我卻絲毫動彈不得。現在,我可以四肢屈伸自如,可以隨意地跑個不停,這和昔日相比,真如仙凡和人鬼的區別 。這個亭長就是用“退一步”法看待自己身處的境遇,“以昔較今 ,是以但見其樂, 不知其苦”。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退一步”法,就是以不如自己之人視已,以不如現在之境視當前,才能生出滿足之情,快樂之感,即“想至退步,樂境自生”。因此,李漁說,“退一步”是“窮人行樂之秘訣也”。

清代著名學者李惺也曾經說過“人比人”的道理:“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問休言我勝於人,勝於我者還多。”這與李漁所說的“退一步”法有相通之處。其實,“人比人”也包含“今日之我與過去之我”的比較。由亭長這個故事來說,“凡行樂者,不必遠引他人為退步”,行樂的人,不必用別人作比較,就是自己,誰沒有經過逆境?無論貧富貴賤,“拂意之境”無人不有,大到災兇禍患,小到疾病憂傷。“執柯伐柯,其則不遠。”“憶苦追煩” ,拿自己的過去所遭受的不幸和現在來進行比較,其感受會更加真切,得到的快樂也更為親切。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當代作家史鐵生疾病纏身,他不解為何自己總是在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群結隊好像都相中了他的這個身體,彷彿是疾病的一處樂園。他感慨地說: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覺得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他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史鐵生為此而感嘆道:“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不知道這世間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由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歡樂?只好聽憑偶然。既然人生的困苦無可逃避,那就接受,承擔。他在無情的命運、痛苦的疾病面前,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堅強的毅力和智慧,寫下了數百萬字的作品,他以健康的精神探尋人生的真諦,以精美潔淨的文字表達他對生活的感恩與熱愛之情。在病中,他能享受寫作與思考的快樂,有賴於他曠達的生活態度,即凡事能“退一步”想,“想至退步,樂境自生”。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李漁自稱是天地間受到困苦最多的人,能夠“不死於憂患,不枯槁於迍邅(zhūn zhān行路艱難的樣子)蹭蹬者,皆用此法”。自己沒有死於憂愁困苦,沒有在艱難流離中憔悴枯槁,都是依賴於“退一步”這個方法。“又得管城一物,相伴終身,以掃千軍則不足,以除萬慮則有餘。“管城”即毛筆。以管城相伴終身,即寄情於以藝為中心的人生天地,盡享 “填詞之樂” ,上天入地, 作佛成仙, 無一不隨意而到 。李漁認為,自己能仰仗文學創作享樂自適並藉以實現自我, 這就是處於“樂境 ”了 。李漁感嘆自己生於憂患之中,處於落魄之境,自幼至長,自長至老,總無一刻舒眉,“惟於制曲填詞之頃,非但鬱藉以舒,慍為之解,且嘗僭作兩間最樂之一,覺富貴榮華,其受用不過如此”。戲曲創作放飛了他想象的翅膀,使他得以從現實的困苦中得到解脫,“我欲做官,則頃刻之間便臻榮貴;我欲致仕,則轉盼之際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間才子,即為杜甫、李白之後,…我欲成仙作佛,則西天蓬島即在硯池筆架之前…”李漁之舞文弄墨,是他謀生的手段,也是他人生的寄託,他從藝術創造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樂。但是,即使有這枝能掃除憂慮的毛筆,如果不善於做“退一步”之想,即有知足之心,就是在紙墨之上也能困住人。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退一步”乃生知足心,“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不辱不殆, 至樂在其中矣” 。所以,李漁說,行樂首先要有知足心,“故善行樂者,必先知足”。知足才能從當前生活中獲得認同感,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因為這可能是他人所渴望獲得的,或他日所不曾擁有的。人應當積極肯定、接受當下的生活,認同現有的自我身份與生存狀態,這種自我認同會讓人對生活產生滿足感,並以審美之心視之、待之,從而享受生活之樂趣。正如梁啟超所言:“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 生活才有價值 ”。

李漁認為,生活的快樂與否不在於人生的具體境遇,而在於你有沒有“知足常樂” 的心態,有沒有及時行樂之心。心以為樂, 則境皆樂;心以為苦, 則無境不苦。有行樂之心,則隨時、即景、就事都有行樂之法。貧窮之人如果掌握“退一步”法,則“苦海盡成樂地”,可謂“無往而不樂”。李漁所謂的行樂之心,不是消極的享樂主義,並非讓人縱慾至醉生夢死,他指導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尋找樂趣,創造樂境,以頤養性命。

李漁《閒情偶寄》:貧窮的人能快樂嗎?


李漁雖然才華橫溢 、飽讀詩書, 卻沒有形成 “修齊治平 ”的政治情懷和“經世致用”的濟世抱負, 而是走向了 “享樂自適 ”的休閒境界 ,這使李漁的《閒情偶寄》在傳統文化中呈現出一種 “另類 ”的叛逆精神與風格。但他的思想中有生活的智慧, 他的作品中有生活的藝術。今天,人們普遍感覺生存競爭加劇 ,生活壓力增大,悲、苦 、憂、煩的生活情緒蔓延滋長。如何對自我心理進行調節和保護,如何在人生的困境中自助和自救,《閒情偶寄》所提倡的“退一步”的生活藝術和生活智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值得學習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