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行走在秋日微涼的風中,驀然地,一陣幽香襲來,透過鼻翼直入肺腑,我不禁閉上眼,陶醉在這馨香裡,心中明瞭,又一季桂花開了。

沒有哪一種花象桂花這樣,只聞花香,難覓花影。遠遠地已嗅到花的氣息,卻要尋尋覓覓好久,才在繁密的葉子下面窺見花容。桂花並不以姿色悅人,花朵細小,色澤淺淡,然而花香卻自肺腑溢出,香透人心。有桂花相伴,冷冷的清秋便有了動人心魂的暖香味道。

在這座北方小城,能偶爾與桂花在路邊相遇,也是近幾年的事。桂花屬亞熱帶花木,難以適應北方粗糙的氣候,北方人大多隻聞桂花名,無緣見到桂花樹,更不識桂花香了。不過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使桂花在北方安家落戶成為可能。如今,沐浴在桂花香裡過中秋,是我和父親最幸福的享受。

其實很早以前便見到過桂花,那是在父親栽種的花盆裡,綠盈盈的一團,葉片堅挺而飽滿,一年四季始終青翠,只是從未見花開。那時父母兩地分居,我們兄妹幾個和母親一起生活,我只是偶爾會被父親帶去他那裡小住,才有緣見到桂花。在父親不大的小屋裡養了許多花草,四季裡此起彼落開得熱鬧,那盆桂花顯得落落寡歡,從未開過花,卻神態篤定,始終堅守著那份翠綠。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後來父親幾經周折終於回到母親身邊,他隨身只帶回了那盆桂花。不過好景不長,桂花在見證了我們一家人的團圓之後,漸漸枯黃、凋零,最終萎謝了。隨後家裡也突遭變故,母親在一次外出時遭遇了車禍,猝然離開了我們,剛剛搭建起的幸福小屋一下子坍塌了。突然的打擊使父親變得沉默寡言,他常常會對著空落落的花盆發呆,不知是在懷念那株養育多年的桂花,還是在想念母親。我恍然明白,母親的名字中是有一“桂”字的,父親這些年的呵護,原是為了一份守候。母親名叫“桂芳”,小姨叫“桂芬”,名字是外祖父取的,他一生走南闖北,一定是見到過桂花並喜愛桂花的,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兩個女兒能“桂花芬芳”,這美好的寓意也是外祖父對女兒們的祝福吧。想來父親是因了母親的緣故才栽種這盆桂花的,父母20年的婚姻一直聚少離多,那盆桂花寄託了多少相思多少深情。

真正見到桂花,是那年在南京街頭,迎面走來幸福的一家三口,女兒趴在父親的自行車架上笑魘如花。擦肩而過的瞬間,有花香襲人,我心頭一顫,回頭看,那女孩手中握著一團綠雲,細看那翠綠堅挺的葉片,正是舊時相識,“是桂花!”我不禁驚喚,果然有細碎的花朵在枝葉間綻開,伴著幽幽清香。我急忙上前詢問桂花的來處,那父親笑答:朋友家種的,順手摺了一枝,插在水瓶裡,花香會持續很久的。看出我是外鄉人,他指著不遠處道:那裡就有兩株桂花樹。這才發現,路旁兩株桂花正開得熱烈,有風拂過,清香撲面,我的心瞬間被花香浸透。在這桂花香薰的異鄉的街頭,花影婆娑,恍然若夢,競不知今夕何夕。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與桂花匆匆偶遇,一別又各自天涯。想那桂花花朵雖纖小如粒,花香卻芬芳幽遠,難怪古人對桂花頗多溢美之詞,李漁在《閒情偶寄》中稱:“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也。”詠桂花的詩詞佳句也隨手拈來,“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白居易似乎更懂桂花:“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桂花在古人眼中原是屬於月宮的,清寒幽暝中,桂花是最耐得寂寞的,但芳心卻遮也遮不住,要飄散雲天之外,撒落滿天香菲。李清照也極喜桂花,她由衷讚歎,“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詠花之詞有很多,卻將桂花推為“花中第一流”,足見其惜花之情。

桂花生性孤芳清傲,幽棲淡貯,不與群花爭豔,只以心香贈人。古今的文人雅士大都喜歡賞桂花。花開時節,要選擇有月的夜晚,找一個僻靜的所在,或是深深庭院,或是佛門禪寺,於月色溶溶中,獨自一人或仨倆好友,去赴一場桂花之約。清寂的院落,空濛的月光,桂花在痴痴等待,等到心已碎了,終於見到懂她的人來,花香早已按捺不住,遠遠迎於院門之外,等你走近,更是被馨香團團裹住,身心俱醉。“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芳菲滿人間”,只要花香能在人心中駐留,於桂花,便滿足了。

不過李漁也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則在滿樹齊開,不留餘地。”並作《惜桂》詩云:“萬斛黃金碾作灰,西風一陣總吹來。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將次第開?”是呵是呵,桂花一開就滿心滿腹,一股腦將全部心香捧給他人,從不知保留。這正象母親的心啊!對家庭對子女總是全身心投入,不計回報的付出,直到傾盡全部的愛和心血。

總覺得桂花香是如此熟悉,似曾相識。忽然憶起,母親一直喜歡用一種香脂,小袋包裝,非常廉價,卻清香四溢,正是桂花的味道。母親從來都是為家人捨得,為自己卻捨不得的。這份清香似乎成了母親的標識,隨時聞到,心裡便感覺妥貼而踏實,有了切實的安全感。我幾乎是在這種清香的薰染中長大,這香味與母親的體香混合的氣息,是我關於母親最溫柔的記憶。

後來遇見過桂花香型的香水,如獲至寶,而且得知,桂花不僅可以用做香料,還是可食的美味。掇取新鮮的桂花,稍作加工,即可製成桂花茶、桂花糕、桂花糖......哪一樣讓人想一想都要口舌生香,垂涎欲滴的。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去桂林,未及領略奇山秀水,卻發現滿城盡是桂花樹。不過去的不是時候,離花期尚遠,心下難免遺憾。同行的朋友安慰說,見不到花開,卻可以嗅到花香的。果然,隨便走進一家商店,琳琅滿目的全是桂花製品。咬一口桂花糕,甜香酥脆;品一杯桂花茶,唇齒留香;再來一顆桂花糖,那份香甜便直入肺腑,當然還有桂花酒、桂花蜜......心裡想著等到桂花開時,那種清香宜人,香動滿城的場景,人早已醉了。

家門前的空地上移來兩株花樹,很神秘的樣子,先是用薄膜罩著,然後用塑料布裹著,後來又搭起涼篷,如此這般小心呵護,經過了一冬一夏,等到了秋季,那兩株樹如新娘般掀起蓋頭,這才發現,原來是桂花樹!我興奮地回家將這個消息告訴父親,而這時,年邁的父親已臥病在床多年了,不過我看到了父親臉上泛起難得的笑容。這之後,我會及時將花樹的訊息告知父親:樹枝泛青了,葉片越長越綠了,已經開始抽花苞了。每一點變化都令我和父親欣喜不已。終於在一個秋日的早晨,我看到米黃色的花朵在枝葉間綻開,同時有清幽的香氣撲面而來。我急忙回家,用輪椅將父親推下樓。

站在桂花樹下,我和父親仔細端祥,久久無語。花序藏在葉子下面,一小團一小團的,細細密密地簇擁著,象細碎而綿密的幸福。花影將我們籠罩,四周清香瀰漫,是一種體貼的溫暖的味道,是母親的味道。

我和父親沐浴著桂花香,沉醉在秋日宜人的風中。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九月桂花香,李漁卻在感嘆桂花的缺陷之處


張軍,筆名君竹,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教師博覽》、《散文選刊》、《散文百家》、《西安晚報》、《西安日報》、《陝西工人報》、《教師報》等各級各類報刊發表以散文為主的作品六十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