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泣的沙漠

有一支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探险,当他们正在行进时,队员们忽然听到一种如泣似诉的哀婉声音。但当他们举目望去,广漠的空间中除了他们自己外并没有其他人。一阵风吹过,那哀婉的声音似乎更加悠长,无限凄凉,这神秘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当时探险队员们还以为遇上了妖魔鬼怪,心惊胆战地撤出了沙漠。


几年后,科学家拉尔夫·巴格诺尔德也进入沙漠进行考察。他也听到一种低哑的声音忽然在黑夜里响起,但他环视四周,却没见到任何动静。几分钟后,这种奇异的声音逐渐变大,由低哑渐渐变成尖锐,以致淹没了人们正常的说话声,让人听了寒毛直竖。就在他所待的那一个月中,这种声音出现多达6次,尤其在白天多风之后的平静夜晚更是容易出现。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发出声响的并不是沙漠的魔鬼,而是移动的沙子,它们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出神奇的声音。因此,它们被称为鸣沙。有了这些了解后,探险队员们以后到沙漠中探险再也不会感到害怕了。



鸣沙,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鸣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塞诸塞湾、威力斯河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弦丝上弹了一下。从中国的鸣沙山上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那鸣沙为什么会发出声响呢?这里面呢,必须要具备3个条件。

第一:沙丘又高大又陡峭;

第二: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形状;

第三:沙丘地下一定要有水深处,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

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在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鸣沙的响声也会经藏变化。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鸣沙,发现鸣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鸣沙的“共鸣箱”结构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