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观察荐读 |一张煎饼里的“南京梦”;超常突破, “江宁力道”不寻常;“城市客厅”竞速“四新赛道”

新华日报·南京观察(第52期)

【要闻】

精彩试读>>>

一张煎饼里的“南京梦” 51岁的“宁漂”曹青海在南京已经打拼了近二十年。 为了生存,他在而立之年撇下孩子、老人和田地,离开家乡——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踏着打工潮来到城市。 这些年,他的身份几经变换,最终成为“煎饼侠”。这期间正是城市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岁月”——他在南京买了房,买了车,子女相继考上大学。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曹青海仍在努力奔跑。 在他看来,在城市打拼不比在老家种地容易,他根本不敢歇下来。甚至,他比原来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日益粗糙的双手握着刮板(做煎饼时把面糊摊开的工具),一次次把面糊摊开。 6元一个的煎饼里,隐藏着这个徐州汉子关于未来的所有畅想。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一张煎饼里的“南京梦” 51岁的“宁漂”曹青海在南京已经打拼了近二十年。 为了生存,他在而立之年撇下孩子、老人和田地,离开家乡——徐州市睢宁县古邳镇,踏着打工潮来到城市。 这些年,他的身份几经变换,最终成为“煎饼侠”。这期间正是城市高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也是他人生中的“高光岁月”——他在南京买了房,买了车,子女相继考上大学。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曹青海仍在努力奔跑。 在他看来,在城市打拼不比在老家种地容易,他根本不敢歇下来。甚至,他比原来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日益粗糙的双手握着刮板(做煎饼时把面糊摊开的工具),一次次把面糊摊开。 6元一个的煎饼里,隐藏着这个徐州汉子关于未来的所有畅想。

【聚焦】

精彩试读>>>

落实“四新行动” 争当“四强示范”——超常突破,“江宁力道”不寻常 瞄准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4月11日,南京召开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公布“非常时期”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市委举旗定向,各区闻令而动。江宁区近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四新行动”。争当南京发展新基建“强阵地”、南京培育新消费“强力军”、南京壮大新产业“强攻手”、南京建设新都市“强支撑”——紧扣“新”、锚定“强”,排出四大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南京方案”的江宁“作战图”迅即出炉、趁势而展。 江宁区委深刻认识到,“四新”行动既是目标任务,更是发展机遇。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江宁要动作更快、标杆更高、招数更新、推进更实,确保每项行动走在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落实“四新行动” 争当“四强示范”——超常突破,“江宁力道”不寻常 瞄准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4月11日,南京召开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公布“非常时期”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市委举旗定向,各区闻令而动。江宁区近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四新行动”。争当南京发展新基建“强阵地”、南京培育新消费“强力军”、南京壮大新产业“强攻手”、南京建设新都市“强支撑”——紧扣“新”、锚定“强”,排出四大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南京方案”的江宁“作战图”迅即出炉、趁势而展。 江宁区委深刻认识到,“四新”行动既是目标任务,更是发展机遇。作为全市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江宁要动作更快、标杆更高、招数更新、推进更实,确保每项行动走在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纵深】

精彩试读>>>

确保“稳”的基础 体现“进”的担当——“城市客厅”竞速“四新赛道” 日前,南京发布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的“四新”行动。建邺区闻令而动,果断出击,迅速制定出竞速“四新赛道”的“建邺方案”—— 排定市区两级24个“新基建”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实现正增长;全年实现新产业总规模超190亿元;打造美丽可品味、空间可融入、温度可感知、安宁可依托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建邺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建邺是南京的“城市客厅”,抢抓四新机遇,必须拿出过硬成果、迈出更大步伐,确保“稳”的基础,体现“进”的担当。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确保“稳”的基础 体现“进”的担当——“城市客厅”竞速“四新赛道” 日前,南京发布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的“四新”行动。建邺区闻令而动,果断出击,迅速制定出竞速“四新赛道”的“建邺方案”—— 排定市区两级24个“新基建”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实现正增长;全年实现新产业总规模超190亿元;打造美丽可品味、空间可融入、温度可感知、安宁可依托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 “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建邺区委主要负责人说,建邺是南京的“城市客厅”,抢抓四新机遇,必须拿出过硬成果、迈出更大步伐,确保“稳”的基础,体现“进”的担当。

【关注】

精彩试读>>>

江北新区研创园全方位走向企业化运作——“去行政化”换来产业活力城 非常时期,长江之北却升腾起一股大干快上的奋斗气势。 4月15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生一件大事——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中国EDA创新中心。这一中心的落脚地就是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以下简称研创园)。这一项目被集成电路业内大咖评价为:抓到了整个产业链的短板,将有力推动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 这是江北新区建设“芯片之城”的里程碑,也展示出“芯片之城”建设主力军——研创园的硬核实力。 “建设快”“变化大”“有特色”……从公众的关注度和评价里,不难看出,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版图里,研创园是被各界最为看好和期待的板块。一个仅仅成长8年的产业园区何以如此受瞩目? “园区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全新的体制机制,人财物相对独立,自主运作、自负盈亏、自求平衡。我们要用‘一池活水’浇灌出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研创园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

江北新区研创园全方位走向企业化运作——“去行政化”换来产业活力城 非常时期,长江之北却升腾起一股大干快上的奋斗气势。 4月15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生一件大事——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中国EDA创新中心。这一中心的落脚地就是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以下简称研创园)。这一项目被集成电路业内大咖评价为:抓到了整个产业链的短板,将有力推动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 这是江北新区建设“芯片之城”的里程碑,也展示出“芯片之城”建设主力军——研创园的硬核实力。 “建设快”“变化大”“有特色”……从公众的关注度和评价里,不难看出,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版图里,研创园是被各界最为看好和期待的板块。一个仅仅成长8年的产业园区何以如此受瞩目? “园区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全新的体制机制,人财物相对独立,自主运作、自负盈亏、自求平衡。我们要用‘一池活水’浇灌出充满活力的产业之城。”研创园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