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ǁ 文创转化将迎来IP授权时代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自去年开始,文创行业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变化——政府和媒体不再只是一味鼓励版权登记和作品创作,而是开始侧重于对文创IP授权的挖掘,期望通过IP授权促成文创设计的产业转化。

2018年11月,成都举办首届“天府好版权”授权展,60余个版权品牌(机构)、1000余个作品参加授权展示。

2019年10月底,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开展了为期4天的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授权论坛及签约仪式,53家IP版权方拿出了300多个授权元素。

2019年12月3日,“一带一路版权国际论坛:数字经济下版权与创意产业新挑战和新机遇”在成都举行,推进“一带一路”版权合作,促进创意产业发展。

此外,去年省市版权局等有关部门举行了多场IP授权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通过上述的去年一年内举办的授权展、授权论坛、授权签约、授权培训等一系列的活动,明显传递了一个行业的趋势——那就是政府对文创扶持的重心也正在发生转变:不再只一味侧重于鼓励版权登记和创作,而是侧重对文创IP的挖掘,通过授权达成产业合作和转化。

家居类企业的IP授权已有很多成功尝试

实际上,在大家居领域,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早已进行了IP授权的尝试,并取得成功。

宜家从世界各地邀请街头艺术家,设计独特的街头艺术风格海报,并且与其他艺术家设计推出夏日联名、玻璃摆件系列。2019年,宜家还邀请了8位来自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推出8款限量版地毯,引发抢购狂潮。

江苏汉唐国际旗下的江苏金楠木品牌管理公司,则以Hello kitty为代表的IP理念带入到国内大家居行业领域中,而这一举措掀起了国内家居行业的巨大风潮。

之前还有全屋定制行业大佬顶固联手酷漫居,让从未涉及儿童家居的顶固定制企业借助“迪士尼”系列强势进军到儿童家居行业。

著名家居品牌奥普将新推出的产品与故宫宫廷文化IP联动,从产品设计到文化内涵,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掀起一股国潮风。

但由于我国IP授权起步较晚,对于大的IP授权,我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IP授权的价值没有发掘出来。为此,近几年政府除了为保护注册版权和产品权益出台了很多法规外,还专门为促进IP文创设计转换设立了扶持资金。

那么,什么是IP授权?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因此IP授权指的就是知识产权的品牌授权,也就是知识产权的买卖或者租用,也叫做IP变现,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知识产权变现的方式。

IP产业源于网络文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也进行相应的引导,IP的产业链也逐渐延伸到影视、游戏、动漫、音乐、文创产品、家具生产等多个领域。

作为企业,IP授权会带来哪些好处?

与国际国内知名IP合作,不但可以快速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还可以借助IP方的多维渠道和庞大粉丝群体,进入纵深的销售渠道。

真正顶级的IP,都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的IP授权服务。从内容制作、IP影响力打造、多维度售卖体系的建立,为品牌实现IP赋能。

因为目前很多IP授权费用都采取以实际销售额抽成的形式合作,这不但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也变相的和顶级IP企业进行了利益捆绑。通过IP的强大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快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通过合作方强大的IP自有粉丝群体和渠道资源,让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发生裂变,达到1+1>2的效果。

作为企业,对IP授权认识的转变

目前市场对IP授权的价值仍然认识不足,被授权方对于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目标IP的选择上比较盲目;拿到授权后,只是将IP形象和自身产品做出简单结合,没有考虑到产品的二次创造和维护,以及文化和情感在产品上的有效延伸。

未来企业将会更加注重IP背后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无论是授权方与被授权方,都将考察企业双方的流量变现、IP嫁接的优势、企业资源、销售渠道以及客户群体。在双方互相了解,并且能实现双赢的局面下,才能够更好地合作,协作新产品的研发。

IP授权有哪些方式?

IP授权的方式共有四种:商品化授权、主题授权、通路授权和促销授权。

商品化授权,就是我们经常能见到的各种IP的“周边产品”,也被称之为IP衍生品”,分为硬线商品和软线商品。

主题授权,指品牌授权经营商可运用所授权品牌的商标、人物及造型图案为主题,策划并经营主题项目。比如主题乐园,主题餐厅,主题空间等。

通路授权,指品牌授权经营商可加入做授权品牌的连锁专卖店和连锁专卖专柜,统一销售授权品牌的商品。主要在百货、商场、超市、连锁餐饮、专卖店、公园游乐场等。

促销授权,指被授权方可以运用授权品牌的商标等与促销活动结合,规划广告或其他以促进产品的销售率,在餐饮、游戏等都比较常见。

从2019年各种IP授权展及配套活动层出不穷

IP授权的模式会越来越创新

IP授权常见的有10种授权模式,分别是:衍生品授权、外包装授权、礼赠品授权、营销授权、数字虚拟授权、知识产权改编授权、线下实体店授权、主题乐园授权、公共交通授权以及植入冠名。

IP授权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动力,正在以合作创新的方式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并且跨界的合作,催生了新的产业诞生。随着IP联名、产品共创、生态资源共享等创新模式的不断深化探索,IP授权正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辟出转型的新出路

随着本土的经典传统IP的商业化发展,具有本国文化特征、文化价值的国漫IP,文博类IP也将成为品牌合作的趋势和潮流。“通过‘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的开展、示范基地的建设,逐渐培育形成‘文物+旅游’‘文物+教育’‘文物+创意’等新型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