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核心”在“平衡能力”中的假象

拥有漂亮的腹肌、拥有漂亮的马甲线,只能说明腹部核心有锻炼到了,或者说明饮食控制的好!“腹部核心”给人的感觉是匀称以及美感,但是“平衡能力”就不一定了。我们看过很多吉尼斯纪录的挑战者,比如走钢丝、滑板、冲浪等户外或者杂技项目,“腹部核心”经常看到的是硕大,甚至是腰很粗,像很多大力士的体格、像很多土木工人的体格;这些又在告诉我们“平衡能力”并不是仅仅表面上看到的“腹部核心”。那么“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有什么关联,阅读了这篇文章你可以了解到:

1,什么是腹部核心;

2,什么是平衡能力;

3,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4,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一,什么是腹部核心

腹部核心指的是腹部的肌肉所围成的封闭性圆柱体,其上至横膈膜、下达骨盆底肌以及横膈膜与骨盆底肌之间的腹部肌群和脊柱肌群。核心肌群又可以分为深层核心肌群和浅层核心肌群:

深层核心肌群包括:膈肌、骨盆底肌、腹横肌、髂腰肌以及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群膈肌

附着点为:起至第7-12肋骨内面和肋软骨、胸骨剑突,第1-2腰椎椎体;止于中心腱。膈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肌;当其收缩时,中心腱向下拉向腹腔,膈穹窿变平,胸腔内的体积增加,腔内压力减小,这使得外界空气进入肺内,以便均衡内外空气压力。当膈肌舒张时,则胸腔压力增加,使空气从肺里排出。当然膈肌也与骨盆底肌以及腹横肌一起维持腹压的相对稳定!

骨盆底肌

由盆底肌肉所形成的吊床样结构称为盆壁,其由侧壁的闭孔内肌、后壁的两个梨状肌、前壁的耻骨肌和下壁的肛提肌及尾骨肌构成。盆底起源于由腹横筋膜的壁层筋膜所形成的鞘封闭。主要功能是支撑内脏正常位置的作用、控制排便及排尿作用、增强性功能能力。

腹横肌

附着点为:起至第7-12肋肋骨内面及胸腰筋膜;止于腹白线。腹横肌主要有增加腹压的功能,利于呼气时空气的排出、协助排便、排尿以及呕吐、另外也是维持腰椎稳定的主要肌肉。

髂腰肌

附着点为:其中腰肌起至第12胸椎-第5腰椎横突、椎体及相应椎间盘外侧,髂肌起至髂窝、骶骨翼,止于股骨小转子。主要功能是屈髋以及维持腰与骨盆的相对位置。

腰方肌

附着点为:起至髂嵴后部和髂腰韧带,止于第1-4腰椎横突和第12肋下缘。其与竖棘肌群协同可使身体保持直立,并且完成精准的侧向运动以及背伸;也与臀中肌协同维持步态下骨盆的稳定性;当然腰方肌也协助呼吸,参与维持腹压的相对稳定。

横突棘肌群

附着点为:起至椎体的横突,止于上位椎体的棘突。其主要是协助稳定和控制各个椎体,促使身体可以很好地控制脊柱中线的稳定。

浅层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背阔肌以及下后锯肌和竖棘肌群腹直肌

附着点为:起至耻骨、髂嵴和耻骨联合,止于第5-7肋骨、肋软骨和胸骨剑突。腹直肌能平衡竖棘肌的力量,维持躯干的稳定,并保持前倾的骨盆向上。

腹内斜肌

附着点为:起至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半,止于第10-12肋骨的内面、耻骨内侧肌线、腹白线。其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可辅助呼气,但主要是使躯干产生旋转,并且起到胸廓与骨盆力学传导的桥梁。

腹外斜肌

附着点为:起至第5-12肋骨外面,止于髂嵴前部、腹股沟韧带和腹白线。其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可辅助呼气,但主要是使躯干产生旋转,并且起到胸廓与骨盆力学传导的桥梁。

背阔肌

附着点为:起至第7胸椎-第5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骶骨后面,止于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手臂协调躯干的稳定性。

下后锯肌

附着点为:起至第11胸椎-第3腰椎棘突,止于第9-12肋后面。其主要是协助呼气,加强竖棘肌的收缩效率。

竖棘肌群

附着点为:其中髂肋肌起至骶骨后面、髂嵴内唇、第3-12肋后面,止于第1-12肋后面、第4-7颈椎横突;最长肌起至胸腰筋膜、第5腰椎-第1胸椎横突、第4-7颈椎关节突,止于第1-12胸椎横突、第2-6颈椎横突、第3-13肋后面、颞骨乳突;棘肌起至第11胸椎-第2腰椎棘突、项韧带、第7颈椎-第2胸椎棘突,止于第1-8胸椎棘突、第2-4颈椎棘突、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在重力下的直立状态。

二,什么是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指的是身体在静态和或动态状态下完成身体动作和或身体姿态保持的能力。平衡能力主要受小脑控制,一般从体表是观察不出来的。我们可以从两个动作来评估平衡能力的强弱情况:单腿站立和走直线。

单腿站立

方法:如图所示,保持一只腿直立站住,另一只腿屈髋、屈膝以及足背屈90度,然后看是否可以保持15-30秒;若不能保持15-30秒,则说明控制身体稳定性比较差;此评估分睁眼与闭眼测试。

走直线

方法:如图所示,保持身体的稳定前提下,脚尖贴脚后跟呈直线向前移动,看是否可以始终保持一条直线;若不能保持一条直线,则说明控制直线稳定性比较差;此评估分睁眼与闭眼测试。

三、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关系,就像执行者与管理者的关系。腹部核心需要平衡能力的管控(即小脑的控制),而平衡能力必须要有腹部核心的肌肉收缩(即核心肌群收缩),只有在两者相互协调的情况下,身体才可以完成各种错综复杂的运动。

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协调过程如下

众所周知,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有运动前后反馈机制,必须要有视觉、皮肤、肌肉、椭圆囊的感觉输入;腹部核心就是感觉输入的肌群,而平衡能力则整合这些输入信息,通过锥体外系系统的小脑调节来完成。例如:大脑下达指令要腹部核心收缩,完成某个动作;在这个动作前,在基底节系统先完成动作编排,然后通过锥体系统下传指令到核心肌群;但是可能由于身体的不稳定,这时候核心肌群会给个感觉刺激,把信息通过锥体外系上传到小脑再进行运动信息调整,接着让基底节的运动编程重新整合,最后再下传到作用的核心肌群完成精准的运动方式!

四、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康复训练方法

综上所述,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是相互依存的。仅仅锻炼腹部核心的块状是不够,没有平衡能力的参与,往往会中看不中用;因此,不但要锻炼腹部核心收缩感,还需要去注重身体的平衡能力。控制身体中线稳定和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也是强化腹部核心的训练内容之一!在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康复训练方法中,要分别进行局部训练与整体训练(即腹部核心训练与平衡能力训练)。

腹部核心训练

腹部核心激活1

仰卧屈腿对抗训练

步骤:首先仰卧位,双腿同时屈曲髋和膝,然后用双手作为阻力进行对抗曲髋,每个对抗要保持5-10秒,且腰要贴紧床面和不能有不适感;每次要做8-15个,重复做4-6次。

腹部核心激活2

脊柱核心稳定性训练

动作:站直半俯身,身体向前骨盆向后,躯干保持延长伸展,手臂朝头的方向伸直,左右交替的小弧度摆动手臂,保持30秒以上,重复4-6反复。

平衡能力训练

平衡训练1

爬行训练

动作:如图四肢支撑于地面,左右手交叉性地向前爬行移动;记住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一条直线,且运动轨迹也是呈一条直线。每次重复15-30个,做4-6次。

平衡训练2

后大腿肌群的训练

后大腿肌群可以把脚掌抬离地面,并放松让脚掌落下。后大腿肌群是下肢最有力的肌肉,可以更高效地做功且使小腿得到放松。

动作:

单腿做髋的屈伸,另一只腿做摆动,人要保持稳定背直(如图);

每次重复15-30个,做4-6次。

平衡训练3

单腿稳定性训练

单腿的稳定性是跑步的基础。因为只有在一只脚稳定的前提下,另外一只脚才能很好的发力;否则身体会过多代偿,引起各种各样的疼痛不适。

动作:

单腿站于高处,手臂如图伸直,做一个下蹲,背保持挺直,过程不要晃动;

每次重复15-30个,做4-6次。

结束语

“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是运动的执行者与运动结果的收益体现,即腹部核心可强可相对比较弱,其目的就是稳定身体、辅助身体有或无意识完成运动;想要让其很好地协调起来,不仅仅要强调肌肉的能力,更需要强调脑部中枢系统的反馈特性。这篇文章作为对“腹部核心”与“平衡能力”的重新认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你的关注,我是康复师许,后面我会再接再厉分享更好的文章,帮助大家了解身体,了解自己。#乐享健身##健康出行节#@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