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父親每個月工資4000塊:女兒每個月1500嫌不夠用

民工父親每個月工資4000塊:女兒每個月1500嫌不夠用

最近有一個問題說的是,民工父親每個月工資只有4000塊。

但是女兒每個月1500塊錢的生活費,還嫌不夠用。

那網友對此都進行抨擊,因為家裡面已經很困難了。

工資也不高,竟然覺得1500不夠用。

很多人就對這樣的形象進行抨擊,認為女孩一點都不能體諒父親的辛苦。

孩子要

富養

的提出

其實我認為這主要就是因為,這幾年來撫養孩子的提出。

因為很多數據表明,阜陽的孩子比窮養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所以很多家庭就算傾盡所有,也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優質的生活。

經常是東家借的錢,又去西家還。

借來借去都給孩子買各種補品,營養品,珍貴的水果等。

有的人是從小對孩子衣食,都要買價格不菲的。

但農村家庭,以及民工家庭,不太可能。

但是,對孩子的愛,會使他們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所以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孩子吃的好穿的好,用著蘋果手機。

反觀父母群,用著便宜的手機穿著幾十塊一件的衣服。

富養的誤區

其實他們對撫養孩子出現了一些誤解,專家所提出的對孩子的富養,是指父母不要經常性的習慣性的對孩子哭窮。

讓孩子理解生活有多不容易,這樣會導致孩子,凡事都會以錢為考慮的優先條件。

使他們的眼光變得狹隘,錯過很多重要的機會,因小失大。

俄專家提出的對孩子的撫養,主要是在精神的富養。

比如說讓孩子學習一方面的技能,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擁有一些特長。

全方面對孩子進行綜合的教育,讓孩子成為一個興趣廣泛的人。

而在吃穿用度上,卻並沒有此類要求。

大多數人,你都只聽到了富養兩個字,所以對孩子言聽計從,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

忽略了對孩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超出承受能力的經濟的富養

而近年來出現的種種現象都表明,超出經濟承受能力得富養,沒有任何實質的效果。

反而很多的弊端,比如說孩子,因為從小吃穿用度都不愁。

所以對錢沒有太大的概念,總認為家裡並不困難。

所以不管用什麼都要求要最好的,一方面會導致孩子產生虛榮心。

還有一方面,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艱苦。

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雖然意識到自己的家庭並不寬裕。

但是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付出,他們會習慣依賴於家裡。

缺乏獨立性,也不太容易,能夠感恩父母。

找準孩子的定位

我認為無論是窮養都應該以自己自身能夠給予孩子的經濟實力為基礎。

你如果能夠支撐起所有撫養孩子的費用,那麼就對孩子進行撫養。

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支持,對孩子進行窮養。

其實很多時候窮養,並不是說有多不好,他一方面能夠鍛鍊孩子的意志。

還有一方面他對孩子能夠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只要你的運用的方法得當。

讓孩子在對親情,不過分的對孩子強調,錢的概念的重要性。

並且讓孩子找到機會,讓孩子多長長見識,也不一定孩子就會變成眼光狹隘,格局小的人。

相反,他只有經歷過了底層的生活,並且見到了富人區的生活。

你在對他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鼓勵他以後跨越階級。

這樣的孩子反而容易成才,他們一方面擁有經典的意志,他們的各方面都得到了鍛鍊,他們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

優秀的人,他們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常人還要堅定的信念。

而他們的成功,也正是由於他們的堅持和努力。

所以我認為,比起窮養和富養的問題,我們更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如何用勇敢的去接受失敗,並且不放棄,勇於嘗試。

你認為孩子是窮養好還是富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