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云端”调解 原告被告不见面解纠纷

“法官,我们武汉全面封城,经济停摆,公司资金链很紧张,这一百多万元对我们公司至关重要,这小区出不去,去不成石家庄开庭,证据原件也拿不到,帮帮我们吧……”

疫情期间,作为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原告方的武汉某科技有限公司向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被告方的回款以渡过公司的困难时期。而与这家科技公司有纠纷的被告方是中铁某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双方签订了总额为1750000元的《轨道检查仪买卖合同》,被告向原告采购一套轨道检查仪,原告向被告方交付了轨道检查仪且被告方已验收,但被告方尚欠1050000元未付。

接收到原告方的诉求,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立即“应答”,只不过摆在眼前的难题是原告在武汉,被告在北京,一个无法来石家庄开庭,一个即使能赶来开庭也存在着人员感染的较大风险,开庭怕是不妥。于是,“云端”解调便成为解原告燃眉之急的最佳方案。

就这么干。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立刻通过电话、微信群、智慧法院平台开展工作。一开始,该法院先是电话沟通,但发现无法直观展示证据材料后,便应用微信群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既能直观的让被告在群里举证,原告也可以发表意见。经过三方沟通核实,后被告承认是财务人员填写账号出现错误,该笔资金后期又退回,最终确定欠款金额为105万元,具备了调解的事实基础。

但调解工作哪有那么容易。一开始被告以“原告提供的检测仪不能兼容某卫星定位系统,机器软件后期也出现问题,被告还得聘请专门技术人员又额外花费几十万费用、没有证据原件”等理由不同意调解。之后又是对欠款金额有意见,认为“只欠七十万元,同时现在公司受疫情影响也无法拿出太多资金”。

不懈努力之下,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终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意向。之后,该法院启动智慧法院平台云间调解系统,双方当事人分别在武汉、北京通过网络终端参与线上视频调解,达成具体调解意见,并通过云间调解系统签字确认。

文/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王郭君 通讯员 贾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