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宏伟历史,以“香料”勾勒描绘出的世界文明史

前言

《舌尖上的历史》中说:"天堂中生长着许多风味奇特的植物,姜和肉桂从那里顺流而下,被人用网从尼罗河捞上来。在尘世的肮脏现实中,香料提供了天堂超凡脱俗的滋味。"

现如今,胡椒、肉桂、肉豆蔻、生姜、丁香、藏红花这些在我们的餐桌上是极为常见的香料,往往有锦上添花之用,给予食物更为独特的味道,给人们的舌头更为美妙的味觉盛宴。可是,这些看似极为平常的厨房调味品在被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前还有一段波澜壮阔又令人匪夷所思的传奇历史

这段属于香料的传奇历史有涉及宗教、政治、航海、商业,是一段看似有些荒诞,细想之下却又合情合理的瑰丽历史。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和香料有关的事情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令人如痴如醉。看似宏伟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件又一件看似微小,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悄无声息的前进,往往是等人回过神来之时,才会发现眼前的世界已经焕然一新!

香料传播到欧洲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3世纪人们就把这些神秘的东方香料从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地区带到了地中海岸地区。后来人们在研究的时候,从古埃及最富盛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鼻孔中发现了胡椒粒,但在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文献来看,仍弄不清楚当时在信息闭塞与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人们是通过何种方法,把胡椒从遥远的大洋彼岸带到了古埃及,并且使得它进入了古埃及的最高执政官——法老的视线里。在那时的上层人手中,香料被运用到极致。

香料给法老的尸体防腐,制成木乃伊,而在流行火葬文化的古罗马皇宫里,在贵族死去的时候,他们的尸体也会被涂满香料,然后在堆满桂皮的大火上升天,就像凤凰的涅槃重生。同时,古罗马也把香料混到宗教仪式中燃烧的熏香里,供奉给他们的神明。古希腊人会把点燃的桂皮之火供奉给太阳神,《圣经》里也多次提到过,芳香物制成的圣膏油,在宗教里曾被大量的使用,教徒们认为香料是顺着天堂的河流向人间的,是连接天堂与世俗的桥梁。在医学方面也被大量的运用,人们认为香料能够有效去除病痛,防止炎症和病毒,比如治疗曾经肆虐欧洲的黑死病。

由此可见,那时的香料应用范围及广,葬礼、祭祀、宗教、医学中均有涉及。

那时,由于胡椒的稀缺性与神秘的味道,加上东方血统,以及天堂出现在人间的味道等等,使得它比起盐来更加能区分阶层,哪怕对于一个逝去的人也一样。生前无上荣耀,逝去是也要无比尊贵。实物资本本来就是持有者权力资源的象征,饮食结构也无处不在彰显着食用者的社会地位。在以前那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来说,果腹的食物更是最能代表实物中的阶级分界线。而那时比食物更匮乏的香料更是站在了金字塔饮食结构的顶端,香料便是妥妥的权利与地位的身份象征。

公元前334至公元前324年间亚历山大东征使得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文化有了直接的交流与融合。从此东方的神秘香料开始通过各国贸易进入欧洲社会,引得欧洲各国人民彻底为之沦陷。中世纪的高级料理食谱中,有着大量的香料记载,当时香料被看做珍贵材料,象征着主人的财富地位。在公元前三世纪的一本古罗马食谱中,书中记录了500道菜,而其中有480道菜就需要用到当是极为奢侈的胡椒。

《厄利特里亚海航行记》中也有记载,罗马在当时每年派遣120艘海船搭乘季风,从红海出发,穿过阿拉伯海前往印度从事胡椒和其他的香料贸易,而罗马拥有的珍贵胡椒引起了哥特人的嫉妒,最终日耳曼西哥特人在索要黄金和胡椒不成后便血洗了罗马城,最终使得西罗马灭亡。当然,西罗马灭亡的原因当然不可能就仅是因为要夺取香料这么简单,但是香料的确是发起战争的一小部分原因,毕竟香料贸易背后的巨额利润是引其他人嫉妒的主要原因,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速了西罗马的灭亡。

西罗马灭亡后欧洲迎来来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战争、贪欲充斥着那个时代。宗教上最为显著的就是1096年至1291年间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和地区持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最初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收复被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但是在之后他们却越来越偏离他们的初心,他们最终还是被世俗的欲望所吞噬。而当时由于香料的供应量远远落后于人们不断膨胀的需求,使得这些香料的价格也一度极为膨胀。香料在当时是项炙手可热的贸易,巨大的利益也吸引着他们。他们东征除了要清理异教徒外,也想顺便在香料贸易中分一杯羹。

看吧,在现在看来极其平常的香料在那时就是有如此强大的魅力。

而香料日益膨胀的价格极大的消耗了欧洲各国的财力,大量的财力外流。那时,这些香料主要由阿拉伯商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运到君士坦丁堡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后在由此流向全欧,由于场地遥远,运输成本高昂,香料日益膨胀的价格极大的消耗了欧洲各国的财力,大量的财力外流。于是到了15世纪,香料贸易到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等地区,历时四年多来到了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于1299年出版了《马可·波罗游记》,在书中他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引起了那时人们的寻金热和寻香料热而那时的香料远比黄金贵重,找到了香料便意味着找到了无尽的财富。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急需打开国外市场,而香料贸易是个很好的契机。于是便开启了近2个世纪的浩浩荡荡的大航海时代。

那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在教皇的公证下,将贸易的势力范围一分为二,西班牙获得了以西地区的贸易权,葡萄牙获得以东地区的贸易权。而公元1453年,随着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亚欧大陆整个陆上贸易的咽喉要道也被奥斯曼帝国给控制住了,而曾经被阿拉伯人完全掌控的陆上的胡椒贸易也被奥斯曼帝国给控制垄断了。而意大利又因其得天独厚的的地理位置垄断了海上的香料贸易,这迫使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急需寻找一条新的前往东方的海上航线。

于是在1497年的时候达.伽马受葡萄牙王室的赞助,从葡萄牙出发前去东方寻找黄金与香料。他带领的船队从葡萄牙的出发,利用季风驶向非洲的海岸,到达好望角后再驶入印度洋,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充满必胜的决心出发去寻找通向神秘东方的海上航路。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498年5月,达.伽马一行人在印度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登陆,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香料的故乡。据说当他们踏上海滩时,当地人问他们为何而来时,他们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为

"为寻找基督徒和香料而来"

葡萄牙人开辟的海路,将欧洲商人带入了印度香料市场,成为了向外扩张发展的先驱。16世纪,葡萄牙通过著名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合法垄断了亚洲至欧洲的香料贸易。葡萄牙人在香料贸易领域独占鳌头,随着欧洲人对异国香料的喜爱程度越来越强,那些他们无法用交易获得的香料,他们便使用武力去抢夺。比如曾经以胡椒的名义,葡萄牙人围攻了印度的香料港口,而后葡萄牙人在这里建立了个城堡垒作为落脚点,并为其指派了总督,在其确信他们控制了胡椒的贸易之后,他们又开始寻找其他在16世纪的欧洲被富人们强烈渴望的罕见香料,一种他们会为之付出高价的香料。

他们带着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盛产香料的岛屿,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了难忘却的被殖民的惨痛回忆。但同时也促进了亚非欧的贸易往来,使各个国和各个地区的联系变得紧密,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发展个体。在寻找香料的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各大洋中一系列的岛屿;完成了第一次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逐步搞清了地表上的海陆轮廓,各国之间进行了物种交换种植,众多的欧洲国家的造船开始兴盛,地理大发现时代来临,现代科技也随之飞速发展,掀开了一页又一页的历史新篇章。而这一切都是由香料揭开的序幕。

由于葡萄牙国小人多,难以长期控制重要的香料贸易节点,阿拉伯人和威尼斯人由此走私了大量的香料,而且除了沿非洲的新航线外,亚历山大港和意大利间的路线依然存在。而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靠在阿拉伯海进行香料贸易获得无数财富的葡萄牙引起了西班牙的垂涎,在两国经过无数战斗以后,葡萄牙惨败,于1580年被西班牙吞并。同时西班牙继承了葡萄牙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后西班牙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到了17世纪西班牙又被英国洗劫,在印度洋的贸易地位又被英国和荷兰所取代,英国夺取了曾经属于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称号,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贸易帝国,而

荷兰人成为了欧洲的胡椒大王英国、荷兰、丹麦等国家又加入了这场以香料为始的海上贸易中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属于各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套路近似,都是国家给钱给军队,而后公司出去占领殖民地、垄断商品,把钱挣回来,而在这些东印度公司中稳站到最后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全名叫做"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可敬的东印度公司,依靠这些东印度公司织起了一张巨型的贸易网。

总结

商品跟人一样,也有社会生命的,随着各国的香料贸易越来越频繁,原本是奢侈品的胡椒开始进入了寻常老百姓家,欧洲人终于开启了大规模使用香料的历史,欧洲人对这些香料的兴趣大不如前,香料贸易的利润自然也大不如前

奶酪就这么大,却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来分享,要怎么办呢?与分奶酪的人而言,互惠互利的方法就是把这块奶酪再做大一点,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殖民扩张和更多种类的商品贸易。

之后殖民掠夺、语言文化交流又通过各国贸易渗透到各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于是历史的大网就这样铺开而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香料完全是中世纪的,轰轰烈烈的香料贸易随着旧秩序逐步土崩瓦解。香料贸易仍然存在,但是却不再是以暴利的形式存在,而是正常的贸易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在贸易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似极其微小的香料背后却勾连了商业航海、军事政治、宗教发展的无数变迁,人类文明史往往就是如此,看似极其宏伟壮阔的历史,细想之下却发现不过是由一些看似极其微不足道的微小事物勾连起来的。人类文明史往往就是在这样一件件琐碎并微小的事情中悄无声的前进,小到也许我们时常会忽略它,但是量变终会引起质变,蓦然回首,我们便会发现周围的世界已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