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這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

時下網民,能擁有一個很“潮”的簽名檔是很有面子的事。然而翻閱史籍,我們卻發現古人其實也有自己的“簽名檔”。

王羲之簽名落款集合

古人的“簽名檔”最早稱“押”,都是自己操刀設計。因“押”被古人設計成頗具別出心裁的符號,很具美感,所以又稱“花押”。

它是個人化的署名,當中會使用不同的筆跡及符號,使個人化的署名更美觀,在一定程度上還有防偽的功能。

它的另一個名字我們經常在古裝劇裡聽到,就是“畫押”。犯人認罪,在認罪的供狀上留下確認的痕跡,是為簽字畫押。

其實,這只是後人的片面理解。花押,遠比這個要浪漫文雅得多。

有人通過分析朱元璋文字,說他心胸狹窄,你信嗎?

網上有人說:

“早在宋代,我國就有專門的簽名館。凡考中進士的人,都要到京都的簽名館買簽名,俗稱買花押。然後,閉門練習三天,把練好的簽名交到當時的吏部備案,換回官印。此後,無論這個人走到哪裡做官,在其呈送給朝廷的文件上都要有自己的花押,用以證實公文契約的真實性。”

但我們從未在史料上看到所謂“買花押”的記載,估計是網友的杜撰或以訛傳訛。而且,關於“押”的記載,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出現得早得多。

《韓非子》一書中有“田嬰令官具押券”,可見戰國時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押”的形式在文書中進行簽署了。

唐朝時,讀書人之間已經非常流行用草書連筆用以署名。

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花押,應該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墨寶《鶺鴒頌》上,上面的花押,也就是他的個性簽名:

不過,李隆基的花押至今沒有確切論斷,有人認為這個花押是“李隆基”三個字的合體字↓

日語中也有“花押”一詞,意為個人化的署名,是日本平安時期從唐朝借用的漢語詞彙。

不過,把花押藝術推到了極致的,是宋代人。

宋徽宗趙佶是著名的書畫家,他的“簽名檔”被人稱為“絕押”,其外形有點像寫得鬆散的“天”字,實際上趙佶玩的是拆字遊戲,把“天下一人”四字連貫在一起,來表明自己不僅是君臨天下的皇帝,且在藝術造詣上也是天下第一。

還有宋初大書法家李建中的“簽名”,不但形式感極強,而且還多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貴宅帖》和《同年帖》上就可見之一斑:

而明代崇禎皇帝朱由檢的花押則更加複雜,被認為是“由檢”二字的合體:

可能是對自己的花押格外情有獨鍾,他甚至還命人刻了一枚玉印,把這個花押蓋在了很多地方。

不過,上面的這些花押還不夠惡搞、更不夠網絡。

下面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簽名檔”,其款識“八大山人”四字一氣呵成,上下連貫,遠遠看去,既像“哭之”又似“笑之”。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的後人,在經歷國破家亡後,面對清朝統治者,他只能用自己的“簽名檔”來表明不願與仇人合作的態度了。

李鴻章曾說:這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下面我們來看看他認為最難寫的字究竟寫得如何。

這是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的簽名,整體看來像一個肅字,表示了他心情的複雜。

不過,大多數正經的書法家,是不會刻意設計花哨的簽名的,他們的“花押”與自個兒的字體風格一脈相承,有著濃濃的文化意味和個性特徵。

所謂字如其人,從最隨意、最不精雕細琢的簽名中,我們可以更近距離地感受名人們卸掉偽裝後最真實的一面。

1.王羲之

書聖果然名不虛傳,

“羲之”佈局銜接水平了得!

2.王獻之

虎父無犬子,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名簽得是相當大膽!

3.歐陽詢

還是原來的配方,

還是熟悉的歐公味道。

4.張旭

草聖的字好多人都不認識,

但是這倆字... ...

居然認得了啊!

5.顏真卿

魯公為人嚴肅,

簽名卻頗有幾分童趣!

6.柳公權

這筋骨,

想必柳老師定是一身正氣之人!

7.蘇東坡

大才子這倆字,

讓人莫名想起了“東坡肉”。

8.米芾

米老頭,

籤個名也是這麼的“左傾”!

9.趙孟頫

他的簽名格式很多,

如“子昂”、“頫”、“松雪道人”... ...

這倆字寫得輕快活潑,

此刻的老趙內心應該是快樂的!

10.董其昌

行草結合,滿紙枯筆,但氣韻流暢,不拘小節!

- end -

—版權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書法屋

總監丨馮錯

主編 | 凌晨

編輯 | 土曾 小君 祁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