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的“孩子粗心”其实是这个意思,家长们竟误会了这么多年!

我们中国的汉字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同样的词语在不同人身上的表达意思也许会完全不一样。现在当老师真的是满难的,学生不听话,如果老师说清了,那么毁的是孩子的未来,如果老师说重了,孩子回家不小心让家长知道了,那么毁的有可能就是老师的未来。



今天就让口袋名师来为家长们正确解读一下,家长口中的“粗心”和老师难口中的“粗心”的区别。

家长对老师说的“粗心”

1、 家长:“老师,我们孩子没考好,主要就是他总粗心”

家长内心解读:其实我们家孩子都会,就是粗心造成的没考好。

2、 家长:“老师,我们孩子没考好,就是审题审错了”

家长内心解读:其实我们家孩子都会,就是没注意审题,把“以下哪些不正确”看成“以下哪些正确”。

3、 家长:“老师,这些题我们家孩子平常都会,就是这次发挥失误了”

家长内心解读:如果不考试,我们家孩子次次能拿满分。

口袋名师要说的是,学生考试粗心很正常,但是并不能用“粗心”来当做没有考好的借口,作为家长,更不能用这种借口来帮助孩子解释没有考好的原因,因为长期以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误以为自己不会只是粗心造成的,而不去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期以往会极大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老师对家长说的“粗心”

1、 老师:“您的孩子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

家长理解:连老师都认可我们家孩子“聪明”,那么这次没考好肯定是粗心意外,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正确解读:您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需要家长回家之后叮嘱孩子好好掌握知识,认真踏实的好好学习,不要净耍“小聪明”。

2、 老师:“你家孩子一直很努力,考得不好是学习方法有问题”

家长理解:我们孩子这么努力,这次没考好是方法的问题,下次一定可以考好。

正确解读:老师的意思是,孩子听话踏实,但是不会学习,没有找对方法,希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调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3、 老师:“孩子本性还是好的,要有正确的引导”

家长理解:我们家孩子不听话,总在学校闯祸是因为周围朋友不好,把我孩子带坏了

正确解读:希望家长回家好好教育自己家孩子,不要总是在学校调皮捣蛋。

口袋名师要说的是,其实对于“粗心”家长和学生都需要正确的解读。往往很多时候我们把学生最佳发挥考得的分数当作真实实力,那么低于此分数的时候就被归咎于“粗心”上,我们要明白态度不是原因,“粗心”是不可能因态度的转变而彻底解决的。唯一解决“粗心”的方法就是要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这样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们才能获取更好的分数。



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家长?或者有没有更好玩的家长和老师的对话,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