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一詞是誰最早使用的?

1902年,梁啟超在《中國學術思想之變遷之大勢》一文中寫道:“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四海思想者厥惟齊,故於其間產生兩種觀念焉,一曰國家觀,二曰世界觀。”這是“中華民族”一詞完整的最早使用,梁啟超是“中華民族”一詞的最早使用者。從上下文來看,這裡梁所說的“中華民族”指的是漢族。


1905年,梁啟超又寫了《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更進一步的從歷史演變的角度指出:中華民族是中國境內的所有民族,漢滿蒙回藏等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

楊度在1907年發表的《金鐵主義說》一文,將中國解釋為地域觀念,將中華闡釋成文化一統,把中華民族歸之為文化族名,所有生長於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民族經過交流融合,已經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箇中華民族。應該說這準確的描述了中國在現代文化人類學上的定義。“中華民族”一詞的概念由此完備。


要知道,我國古代對國民自身的稱謂,一般都以王朝代稱,如“漢人”、“唐人”、“宋人”、“清人”等,或者以“華人”、“華夏”、“炎黃”等指稱。到了現代,這種稱謂顯然不能準確完整的表述國民身份。因而“中華民族”的稱謂出現是當時的文化歷史必然,具有重大意義。“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的建立,即是對中華民族概念最好的詮釋。


實際上,“中華”一詞在歷史上早有出現。

“華”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個帝王“舜”,其名字叫“華”。在舜建立國家政權後,人們也以舜的名字稱呼人民為“華”。“華”作為中國人的稱呼從此流傳下來。而中國的“中”意為中央之國,在先秦時期就有用來表述國家。

完整的“中華”一詞,始見於裴松之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若使遊步於中華。”這中華主要指黃河流域中下游、中原一帶。

而在國家公文中正式出現,是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頒行的《律疏》(後稱《唐律疏議》),其中,對其卷三名例的“中華”一詞釋文如下:“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梯,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意思是說,凡行政區劃及文化制度自屬於中國的,都稱為中華。這和我們今天的“中華”含義,幾無二致。


而歷史上最有名的“中華”二字使用,當屬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準備北伐時發表《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檄文中提出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口號。當然,這裡的“中華”指的是漢家山河制度。“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一語,由此激勵了多少代仁人志士為之努力奮鬥。


近代孫中山領導革命,也由此改編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作為其政治綱領。“振興中華”成為百年來中國之最大目標。

今天,“中華民族”就是指生長於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所有民族和人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