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整理东西的习惯?

我是一位宝妈,孩子3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我们家也有过家里乱糟糟的情况,但是我都一一解决了,现在孩子慢慢地也会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顾好自己的小领域,并且有他自主意识,比如汽车玩具应该放在哪个位置,爱看的书应该怎么摆放,这些他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安排,整体而言是很不错的。

那么,在孩子养成自主整理习惯的过程中,我是怎么办到的呢?前段时间刚好看到了高取志津香的《忍住!别插手!》系列丛书中的《整理好身边的物品》,里面刚好说到了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里面的方法跟我实践的相似,但作者高取志津香讲得会更全面、更系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全书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图形和简易的语言来表达各种方法和小技巧,即使一看书就打瞌睡的家长们,都是轻松地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其中作者高取志津香所介绍到的方法,家长们效仿起来也不是难事,可操作性很强。

这里,分享3个技巧,帮助家长朋友培养孩子养成整理的习惯:

1、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是父母的态度,如何看待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使收拾得不好,你是否也能欣然接受,并且温和引导?

传统的“保姆式”育儿,就是养育者把孩子的日常所需,包括吃饭、喝水、穿衣等等,孩子能力所及的事情全部包办,这种情况也经常出现在隔代养育中。保姆式的育儿方法,会让孩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自己学习机会,更会让孩子错误理解了,自己应该负担的责任。

所以,孩子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做。即使他整理的并不如父母所想,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整理好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

2、 明确物品收纳的位置

其次,就是要创造一个易于整理打扫的环境。让孩子能通过简单的1个动作、2个动作,轻松地进行收纳整理,流畅不费力。

简单执行的方法如下,也可以举一反三:比如把经常用、偶尔用、不常用的东西区分开来,分别摆放。

经常用的东西,可以放在显眼的地方,并且需要轻松拿到;

偶尔用的东西,可以放在垫脚够着,或者蹲下够着的柜子里,并且最好能有挡板或者箱子收纳;

不常用的东西,如果有珍藏价值就放在靠里的位置,没有收藏意义的最好舍弃。

3、 贴上标签,让收纳位置一目了然

标签最好是物品的图片、图标,张贴在置物柜上、收纳箱外、抽屉外等等显眼的地方,可以帮助孩子轻松完成整理收纳。

举个例子,敞开式的柜子,每一格可以贴上水果类(如草莓、苹果、香蕉...)、动物类(大象、猫咪、小狗...)等等图形,对应的收纳箱也可以贴上对应的图案。这样,孩子在玩过玩具后,父母可以简单用问句的对话来提醒孩子进行收拾,比如,大象的箱子是不是可以放回大家的柜子里呢?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第一步从父母放手开始,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