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女传·二:揭秘中国及世界首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导语

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废后立庶,极大破坏了周王室赖以依存的宗法制,导致王室灭亡。其后,诸侯护送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

彼时,王室羸弱,全仰仗诸侯。

由此礼乐崩坏,进入了局势动荡、战火纷纷的春秋。

“烽火戏诸侯”——开启了动荡的春秋时代


生前

许穆夫人的故事,要从她的母亲宣姜说起。

宣姜,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姜姓,因为嫁给了卫宣公,故称“宣姜”。当然,一开始,她婚约的对象并不是卫宣公,而是卫宣公的儿子。

卫国,为周王室同姓诸侯国,姬姓。

宣姜原本的婚约对象,是卫国的太子——公子伋。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在那个时代,诸侯子嗣的婚姻基本都是政治婚姻,不分男女。但宣姜作为一名女子更悲惨的是,在她来到卫国后,却被自己的“准公公”卫宣公,看上了。

于是,年轻貌美的宣姜,成了卫宣公的夫人。

公子伋也很悲惨,他是他爸与他爷爷卫庄公的姬妾私通所生之子,现在不仅未婚妻被自己的老爸抢了,还在抢了之后,连带着他妈(也就是那个姬妾,也是齐国人,叫夷姜),一起失了宠。

宣姜与卫宣公育有二子,公子寿和公子朔。

公子朔欲谋君位,以一石二鸟之计,同时害死了公子伋和公子寿,顺利在卫宣公死后即位,是为卫惠公——这其中是否有宣姜的参与,未知。

然而,夺位也不是靠杀一两个人就能成功的,卫国很快发生叛乱,以致卫惠公出逃。卫惠公逃至齐国,向他的舅舅齐襄公搬了救兵。当时的齐国,正值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称霸的前夕,国力夯实,很强。于是,齐襄公联合鲁、宋、陈、蔡四国攻卫,护送卫惠公回国。一番波折,卫惠公还是当上了国君。

这时,齐襄公令宣姜改嫁。

而且,嫁的还是当初婚约里的公子伋他弟——公子顽。

公子顽即卫昭伯,他在惠公即位时出逃、惠公出逃后又回国,因此,应是原太子一党。那么,齐襄公强令宣姜嫁给卫昭伯的动机则为:他要安抚原太子党,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把他妹妹嫁给卫昭伯以获取信任,因为他的军队不可能一直停在卫国;而卫昭伯或许也别无选择,因为人家的军队还没走。

当然,齐襄公或许也可以另外找一个姜姓的女子,但他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齐襄公与他的另一个妹妹文姜,存在“乱伦”关系。

总之,宣姜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任人摆布。

——摆布她的,是她哥……也许还有她儿子。

就这样,在齐襄公的强迫下、卫惠公的默许中,宣姜与他另一个名义上的儿子卫昭伯成婚,婚后育了三子二女。其中一个女儿,就是许穆夫人。


东晋·《列女仁智图·许穆夫人》


出嫁

我们说了这么多许穆夫人的生前之事,目的在于说明:

那是一个礼乐崩坏、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诚信道德、没有礼义廉耻。女人在宗法制下,沦为男人的附庸;而即便是男人,除了常年被强迫上战场的奴隶平民外,诸侯贵族家的儿子,也多是在国家战争中被抵押成人质的命运。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悲哀。

许穆夫人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贵族家庭里。

卫国姓姬,她自然也姓姬。她的父亲卫昭伯在卫国的地位属于“卿”,比诸侯低一级,但这也不妨碍将来某一天她被卫国国君当成政治工具的命运。

——她并不是什么掌上明珠。

许穆夫人自幼聪敏,貌美多姿,还有才华,能歌擅诗。当她还未出阁时,就有很多诸侯看上了她,求婚者不在少数。其中,也有她的母家,齐国。

野史中,许穆夫人通常与齐桓公有一段绯闻。

许穆夫人长大后,卫惠公已死,其子赤继位,是为卫懿公。按父系来算,他是许穆夫人的哥哥(因为许穆夫人的父亲卫昭伯是他叔),按母系算则是侄子(因为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是他的祖母),但不管怎么算,他都是一国之君。

也就是说,他能决定许穆夫人的去处。

当时,齐、许两国都曾为了许穆夫人向卫国求婚。我们不知道齐国求婚的队伍里,到底有没有齐桓公。从时间来看,当时的公子小白应该刚刚回国成为齐桓公不久,尽管缺乏记载,但年龄多半是不大的,正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这是“绯闻”成立的证据之一。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时齐桓公肯定已经即位为国君了,不再是当年的公子小白。他不可能亲自到卫国提亲,也就根本不可能与许穆夫人见过面。

所以,“绯闻说”很难成立。

更何况,齐桓公还是齐襄公和宣姜的弟弟,是许穆夫人的亲舅舅。如果真有绯闻的话,那这两家人也太乱了……

总之,面对这些求婚者,许穆夫人有自己的想法。

在那样一个时代,许穆夫人知道自己是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的,既然不能,那就接受。面对齐国与许国的求婚,她选择的是齐国。这与她个人的喜好无关,因为卫国弱小、她的国家弱小,就算成为政治工具,她也甘愿成为更有用的政治工具。与齐国联姻,将更有利于她的祖国——许穆夫人是这么想的。

然而,卫懿公却没有这样的见识。

历史对卫懿公的评价是“昏君”。他收受了许国的重礼,执意将许穆夫人嫁给许国的许穆公,于是,这位姬姓的卫国姑娘,就成了历史上的许穆夫人。

她终究还是任人摆布。

她终究,还是成了悲哀……

《诗经·卫风·竹竿》配图


抗争

许国离卫国很远。

在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许国国力贫弱,如一叶扁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风雨飘摇。许穆夫人远嫁许国后,应该没有享受到什么殊荣,她的丈夫对她好不好,我们亦不得而知。她只日夜守在宫墙里,盼望能够看到她心中的故乡。

许穆夫人也许写过很多诗。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她的诗,早已被埋没。

唯独幸运的,是在大约一百多年后,她在这时所做之诗的其中两首,被一个人收录了下来。而这个人,正是重拾崩坏之礼乐的儒家先贤——孔子。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诗经·卫风·竹竿》

此乃《诗经》收录之一首,另一首名为《泉水》。一根小小的竹竿,让许穆夫人忆起了在家乡河流钓鱼的往昔。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出嫁时与父母兄弟的离别历历在目;淇水在右,泉源在左,等归家之后,应该便是这样的笑容。

然而何时才能归家呢?

许穆夫人的思乡之情,尽在诗中。

也许,许穆夫人的命运就是如此了。她会成为一名哀妇,写下一些哀怨的诗篇,或被埋藏于历史长河之下,或在将来某天被人翻找出来,与她一同思乡。

但是,命运并不让她沉寂。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卫国灭亡。

这时的许穆夫人,也许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被生活所磨砺,不再是当初天真浪漫的卫国姑娘。她得知祖国灭亡,想让她的丈夫许穆公出兵,帮助卫国收复国土;可惜,许穆公不允,因为他怕,怕北狄,也怕把自己的国家搭进去。

许穆夫人也许很愤怒、也许很悲痛、也许就此沉沦。

但她都没有。

她决定抗争,与这个世道抗争,与命运抗争。

许穆夫人独自驾车归国,她要挽救她的祖国,她不想当初看到那根竹竿时做起的美梦彻底变成泡影,即便,那个美梦不可能成真。然而,许穆公对此横加阻拦,他也许担心妻子的安危,也许只是不耻他的妻子出去抛头露面,竟派了大臣拦住许穆夫人的车,劝阻、指责、也许还有唾骂。

可许穆夫人心意已决。

她对那些大臣们、对世人、对当时的世道,做了一首诗。

《诗经》收录名为《载驰》。

与《竹竿》、《泉水》相比,这是一首千古名篇;也正是这首诗,让她不再是思乡的哀妇,而成为了一位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的诗人,并流传千古。

——她比屈原,还要早上三个世纪!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国风·鄘风·载驰》

诗中,许穆夫人表达了对阻拦她归国之人的愤怒、表达了否定她爱国精神之人的鄙夷,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失望、表达了她身为一位弱女子的悲苦,更表达了她对这残酷、冷漠、无情的世道,发自内心的指责和控诉。

总之,这首《载驰》的思想深度,极高。

这,也奠定了许穆夫人在中国文学史、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载驰》写意扇面


佳话

许穆夫人来到卫国故土后,先是接济难民,又与卫国旧臣商议复国之策,整军抚民,以图重建家乡。当时,卫懿公已经死于乱军,由许穆夫人的哥哥(卫昭伯之子)即位,是为卫戴公。卫戴公体弱多病,真正管事的正是许穆夫人。

国家百废待兴,又有强敌在侧,许穆夫人向邻近的齐国求助。

正是齐桓公。

这又说回之前的“绯闻”。

许穆夫人少女时是否倾心于公子小白,我们不得而知;已成为国君、并正在向着春秋霸主不断奋斗的齐桓公,当年是否留意过他的这名“外甥女”,我们也不能加以恶意的揣测。总之,齐桓公对于许穆夫人的求助,欣然应允,不仅派自家儿子亲自出兵帮助卫国打败了北狄,还在其后对卫复国之业倾力相助。

当然,这亦无法成为“绯闻论”的依据。

首先,许穆夫人这番深厚的爱国情怀,难以教人不为之动容;

其次,齐、卫两国多次联姻,都是亲戚;

最后,卫国离齐国很近,对于追求霸业的齐桓公来说,他不是目光短浅的许穆公,他不可能容忍卧榻之旁睡着北狄这样的外敌,所以,他必会出兵。

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不久后,卫戴公病逝,许穆夫人的另一个哥哥即位,是为卫文公。

卫国重建都城,恢复了诸侯的地位,并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代,夹在各个大国之间风雨飘摇,但直到秦朝二世,才从名义和实际上,彻底灭亡。

——它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姬姓诸侯国,长达907年。

而之后的许穆夫人,也许,她回到了许国,继续在她的宫墙之内,继续哀怨地看着那根竹竿;也许,她留在了卫国,继续辅助卫文公兴复国家;又也许,她看破了这世间纷扰,一人,一马,一支笔,就这么流浪天涯,继续写诗。

她的故事,悄悄地结束了……


(下期预告:《新列女传·三:她是“红颜祸水”,死后却千古流芳——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