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周报 2020年第17期

01 银河证券:短期市场震荡筑底的态势仍将延续

银河证券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基金的投资情绪有所回落,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必需消费品以及医药生物板块获资金青睐,主要原因为其基本面支撑性较强以及市场中避险情绪较高。但除此以外,可以看到基金加仓科技的趋势仍然延续,偏好从电子向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扩散,疫情的短期扰动不改科技中长期景气趋势的一致预期较强,市场震荡筑底中,可适当把握5G建设及应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头部企业的配置机会。不过短期市场震荡筑底的态势仍将延续,疫情造成的较高不确定性压制市场情绪,政策支撑、内需驱动的板块安全性相对较高。(证券时报网)

02 中行原油宝踩雷 交易所就没责任?CME总裁回应

中行原油宝客户亏损事件仍在继持续发酵,千年一遇的原油期货市场“负油价”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调整系统允许原油负价交易结算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这次多头历史性巨亏中有无责任,各方仍有很大争议。CME总裁在媒体上做出了最新回应,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罕见事件注定载入史册,引发了国内期货行业的深度思考。有业内人士发表个人看法指出,CME调整结算系统、允许负价结算本身应该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从技术手段上予以支持,初衷也是为了推动和促进市场发展。但这种创新的设计者有没有管控好市场风险,是否对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了充分预判,这是值得商榷的。这次WTI5月原油跌成负值,至少说明境外期货市场交易风险较大,投资者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应认真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后谨慎参与。(中新经纬)

03 疫情冲击保险业绩 投资不景气是主因

一季报业绩难看,已经是保险行业的共识了。4月23日晚间,中国人寿披露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77.72亿元,同比增长8.2%;净利润170.9亿元,同比下降34.4%。同日,中国平安也披露了一季报,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0.63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5.3%,为359.14亿元。对于两大保险巨头一季度的表现,市场已有预期。4月22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2020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是1.67万亿,同比仅增长2.3%,增幅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投资收益下滑是亏损主因。随着疫情因素慢慢消退,未来保险公司的业务也将恢复。从经验上看,灾难和疫情之后,保险市场的需求将迎来反弹,中长期将利好保险公司。(券商中国)

04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失败?美股惊现断崖“闪崩”

4月24日,金融时报、STAT新闻两家媒体当天援引世卫组织意外发布、随后很快删除的一份文件报道,吉利德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首次试验失败。文件显示,吉利德在中国开展的一项试验表明,瑞德西韦没有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或减少其血液中的新冠病毒病原体,这个药也有明显的副作用。报道公开后,本来走势良好的吉利德股价盘中突然跳水,一度下探超过8%,甚至在盘中暂停交易,收跌4.34%。不过,之前跌到负数的油价开始反弹,周四国际油价集体走高,NYMEX原油期货收涨22.42%,美油期货价格两日累计上涨超过42%。(证券时报)

05

裁员13万 股价暴跌70% 全球最大百货公司“陨落”

疫情之下,拥有160多年历史的美国百货巨头梅西百货计划通过发债筹集多达50亿美元避免破产。1902年,梅西百货公司旗舰店迁移到纽约曼哈顿中城第三十四街与百老汇街第七大道的交接处并保持至今,梅西百货公司已成为纽约人与观光客的汇集之地。此外,包括J.C.Penney在内的多家美国零售百货巨头也面临破产威胁。分析指出,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正处于进一步走弱的阶段,其中零售所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今年2月,梅西百货断臂求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关闭125家门店,并削减约2000个企业职位。同月,标普下调梅西百货的评级至垃圾级。今年以来,梅西百货股价已跌逾70%。截至22日收盘,梅西百货跌7.66%,报4.82美元,市值仅剩15亿美元。该股在2015年时候,最高市值曾超240亿美元。(界面新闻)

主编:胡滨

本期责编:尹振涛

研究团队:尹振涛、何海锋、李智、范云朋、黄星宇

《金融风险周报》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跟踪和梳理本周最新的金融风险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