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菜价真便宜,城里人花5元买两大捆芹菜,够成本吗?

对城里人来说,每天都要面对油盐茶米酱醋茶,而蔬菜更是离不开的主要食物之一,近年来,大家纷纷吐槽,去菜市场和超市购买蔬菜,那叫一个贵,可不买又不行,都说农村菜价便宜,可总不能为了图便宜,大老远跑到农村去买吧?来回所耽误的时间和费用,算起来比在城里购买的蔬菜更加昂贵呢。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就是最便宜的,也就应了那句话吧,没有中间商,就没有差价。比如当前的芹菜行情,地头价才卖到0.6元/公斤,也就是三毛钱一斤,和水灵娇嫩的芹菜相比,这样的价格,实在是和它的身价不符。

在亳州市牛集镇孙大楼村,一对年迈的老人,正在田间忙碌,柔美的夕阳,和远处泡桐花的清香,并不能让老人提起兴趣,他们最关心的还是眼前的芹菜,据大叔介绍,今年的芹菜可谓是一落千丈,如今地头价格,虽说不是历史最低,但种植起来也没什么利润了。



大叔还说,有位路过的城里人,看上了我家的芹菜,可不是咋的,即便是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最新鲜的芹菜,那也是离开土地最少两天以上的,哪有这田间直接拔掉的新鲜呢?当时他在身上摸了半天,才找出十块钱的零钱,也没问价格,表示先要10块钱的。

我看这年轻人怪实在的,便劝他,十块钱的芹菜,你家根本就吃不完,放着放着就坏掉了,这样吧,卖你五块钱的,说着就把老伴刚刚捆好的芹菜给他拎了两捆,那年轻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还以为我在骗他。年轻人说不行,这恐怕不够种植成本,我说该咋弄就咋弄,咱得按市场行情办事,多收你钱我也于心不安。



到我们这个岁数,挣钱不挣钱的,也没有太大意义了,最主要的就是寻个开心,我今年都75岁了,太重的农活真是有心无力了,年轻的时候咱能轻松抱起一个大石磙,现在抱芹菜都得一捆一捆的携,辛辛苦苦一辈子,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如今都在为了各自的家庭努力奋斗,你说咱图个啥?种点菜能够吃够喝,不给孩子伸手要钱,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对于超低的菜价,大叔仿佛并没有刻意苦恼,他家种植的芹菜、菠菜、大葱等应季蔬菜,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卖到满意的价格,但生活还得继续,辛苦种植出来的蔬菜,总不能烂在地里不管不问,所以,为了提高售价,大叔选择了零售之路,每天拉着满满一车蔬菜去附近集市上去卖。



在他们村,田间的蔬菜有个很有意思的称呼,叫“老年人的提款机”,对此,大叔解释说:“别看我们村蔬菜种植面积很大,其实每家每户种植得并不多,最多的也超不过一亩,而且都是清一色的老年人在种植管理。

像我们这些即将失去价值的老人,种植一些蔬菜还是没问题,都是琐碎活儿,体力还能应付,平时就在田间种植点时令蔬菜,除了去附近集市上销售,由于村里的菜地紧靠着公路,一些下乡办事的城里人,都会来田间购买一些,有些大方人看我们种田不容易,往往都是给很多的钱,要很少的菜。



其实,这样不好,人家可怜你,给你钱多,但下次人家可能就不来了,所以,只要咱保证公平公正,生意会越来越好的,再说了,咱哪里可怜了?儿孙满堂、家庭幸福,搞蔬菜种植,那也是咱自食其力,对不对?

对于咱蔬菜种植户来说,田里从来就不缺少蔬菜,如果缺少零花钱,就拔一些蔬菜卖了,钱不就来了吗?年轻人没钱去银行取钱,老年人没钱拔蔬菜去集市上换钱,你说说,这小菜园不是咱老年人的提款机,又是什么?”



为勤劳朴实的农村大叔点赞,同时也呼吁有缘路过乡村的朋友,能够现场购买一些新鲜的农产品,在确保新鲜廉价的同时,也让农民朋友省些力气,不出地头就能把农产品销售出去,这样才是产销两端最大的共赢,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