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新妈都错了!最常见的5个宝宝吃奶误区

母乳是妈妈和宝宝的天然联系,也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好处多多。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哺乳上,妈妈天生就是专家。

下周就是520,母乳喂养日。

谈起“母乳喂养”,哺乳期的妈妈可能有很多感慨。毕竟,在这个过程中,五花八门的状况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学习、坚持过来。

但是,缺乏经验的新手妈妈,很容易被“想当然”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妈妈最容易犯的宝宝喂奶误区,你试过中招吗?

误区1

等不及开奶,先喂奶粉

母乳下不来怎么办?

“总不能让宝宝饿肚子吧,要不先上奶粉?”

千万别!

初乳是“液态黄金”,初乳中蛋白质含量可达20~30g/L,是成熟乳的2~3倍,其中富含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如乳铁蛋白、分泌型SIgA、脂肪酶、溶菌酶等,有助于促进婴儿免疫系统发育。乳铁蛋白能够帮助建立自身抵抗力系统,给新生宝宝更好的保护。

所以,要记住:最好在宝宝出生1个小时内让宝宝吸吮乳头,尽早开奶,确保宝宝第一口食物是母乳。如果遇到尝试多次喂奶还是不成功的情况,也不要马上用奶粉来应急!

“可宝宝饿肚子怎么办?”

妈妈请先不要着急,你越是焦虑越不容易下奶。

其实,初生宝宝体内的能量储备可以至少满足3天的代谢需求,这期间,只要宝宝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时的7%就应该尝试纯母乳喂养。

建议你放松心情,寻求医护人员或专业通乳师的帮助,尽快让宝宝喝上第一口奶。

误区2

“奶水太清”=营养不足

要知道:每位妈妈的母乳都是为自己宝宝“量身定制”的,其成分会随着宝宝成长变化而变化。

奶水看上去清淡或浓稠不应作为营养是否足够的判断依据。妈妈应每半个月(6月龄内)给宝宝测一次生长和体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来判断宝宝的营养摄入状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虽然哺乳妈妈的营养状况决定着奶水的质量,但请别因为觉得奶水太清,而大肆补充鲫鱼汤、鸡汤……奶白色的汤水并不意味着真的可以“以形补形”。

太浓、脂肪太多的汤不仅会影响产妇食欲,还会导致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引起婴儿脂肪消化不良性腹泻。

误区3

晚上叫醒宝宝喂奶

由于宝宝的胃容量小、胃排空快,因此也饿得比较快。

宝宝出生的头3个月要按需喂养!

宝宝饿了就喂,每天大概喂奶6-8次或更多。新生儿(出生至28天)每次喂奶间隔最好不超过4小时,如果宝宝睡的时间过长,需要叫醒来喂奶;但超过1-2个月的宝宝不需要叫醒吃奶,TA已经能够做到饿了自己醒来吃奶啦。

宝宝满3个月后应按时喂养,大约每3个小时喂一次。


误区4

宝宝添加辅食后,减奶量或者慢慢断奶

很多妈妈认为辅食更“饱肚子”,宝宝吃辅食后,就慢慢减少喂奶的次数和量。

这是错的!

《中国7~24月龄平衡膳食宝塔》表示,7~12月龄的宝宝应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每天700~500毫升。至于不同阶段宝宝的每日喂奶次数和量,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

7-9月龄婴儿每天的母乳量应不低于600ml,每天应保证母乳喂养不少于4次;10-12月龄婴儿每天母乳量约600ml,每天应母乳喂养4次。

美赞臣联合权威科研团队经临床研究发现,摄入优量水平DHA的宝宝比没有摄入DHA的宝宝智力发展指数表现高7分*。

美赞臣温馨提醒:母乳仍然是这阶段宝宝的首选食物;当母乳不足时,可为宝宝选择含优量水平DHA的配方奶粉,支持宝宝更易达到国际权威推荐DHA水平,助力小脑袋多方面发展。

*贝兹等人临床研究报告.发育医学与儿童神经学,2000,42:174-181.本实验在宝宝18月龄时完成。本实验测试水平为0.36%。

蓝臻初源营养(20倍^乳铁蛋白、MFGM#乳脂球膜+DHA、益生元PDX+GOS),贴合宝宝自身保护力、双重脑活力、消化吸收力3大天生需求。

误区5

宝宝长牙了就断奶

宝宝一般在6-8个月大时开始长牙,因牙龈不适,宝宝可能烦躁不肯吃奶,甚至在吃奶的时候咬妈妈的乳头。这让不少哺乳妈妈萌生“断奶”的想法。

希望妈妈能稍微忍耐一下,如果你的母乳充足,最好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到宝宝满周岁。建议你可以用冰镇牙胶(温度稍低就可以了)或者磨牙棒之类来帮助宝宝缓解牙龈不适,还可以准备一些手抓食品给宝宝用来磨牙,如地瓜条、水果条、胡萝卜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