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求职高峰,越要当心这些看不见的陷阱

职行道:让年轻人在职场一路直行

成长,分为两半


一半在上帝手中,那是宿命;


另一半,在自己手中,那是拼命。


逆风飞翔

年轻的生命,才会得到尽情地绽

——Z言Z语


本文阅读预计||10分钟


毕业季即将到来,2020年的毕业生一个字“难”,不少同学是论文、就业两头顾。


对于求职问题,很多同学或已有意向公司,正摩拳擦掌准备赢取应聘先机。


但这个过程中,由求职诈骗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身伤害时有发生。


初入社会的应聘者,正确求职还需防范诈骗套路。



01、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职业道路千万条,避开套路第一条”。


招聘信息虚假、引导求职者缴纳费用、工作岗位随意换……


近年来,求职过程中遭到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求职者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注意以下常见的求职陷阱


(1) 尚未入职先缴费


案例:2017年9月份,郭先生到厦门翡翠教育求职,结果该公司让郭先生申请了15800元贷款进行培训,培训一段时间,郭先生认为根本学不到东西,且申请的贷款利率比普通银行贷款高很多,想要终止学习,但被拒绝。(来源:搜狐网)



还没确定入职就要钱?正规公司真没有那么窘迫。


这种不法招聘方一贯的套路是:为求职者提供指定账户或接受现金、转账,要求求职者缴纳押金、报名费、体检费、租房费、培训费等相关费用,并承诺求职者缴费后可以报销,若不缴纳费用就不能获得职位。


但往往在求职者缴费之后,公司就再无消息人间蒸发,或者找借口炒掉求职者、恶意克扣费用。


(2)实际工作与招聘信息上的不符


案例:2019年4月,长沙的小刘通过“58同城”应聘了一份奶茶店工作,到了面试地点却发现,是一家名为“长沙起点”的人力资源公司。同样交了几百块的费用之后,负责人给小刘引荐了另一家公司,安排小刘做游戏推广工作,但小刘咨询朋友后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靠谱,遂放弃。(来源:湘江都市报)


此类不法招聘方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挂羊头卖狗肉。对岗位的职责描述模糊不清,或故意提供错误的工作内容,吸引应聘者以该岗位签约。


但实际上应聘者在录取后才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招聘岗位并不一致,想要退出时,招聘方却露出丑恶嘴脸,以合同要挟。浪费应聘者的时间成本,甚至赚取应聘者的违约金。


(3)搜集个人信息、窃取劳动成果


案例:王小姐收到了某公司的笔试邀请,该公司以招聘设计人员为名,要求王小姐提交一个笔试作业:为该公司的活动设计一个Logo。做好提交后,公司通知王小姐没有通过笔试,数周以后王小姐却发现自己设计的logo被该公司拿做商用。


“我们自己没能力,但你的面试作品,就是我们进步的源泉”。一些不法公司正是用这种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盗取应聘者智慧,来弥补自身的能力不足。


还会有中介冒充招聘方发出虚假的招聘信息,从海量求职者递交的个人简历中,精准获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或者自用,或者进行打包售卖。


(4)以高薪低门槛引诱求职者加入非法工作


案例:2017年5月15日,毕业生李文星,通过招聘软件投递了简历,前往天津面试入职。7月14日,李文星的遗体,在天津市静海区的一个水沟里被发现。经调查发现,联系李文星的所谓“科蓝公司”招聘人,实为传销组织人员假冒,李文星在前往天津后就受到了传销组织控制,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一些招聘海报上,总能看到一些招聘方,给出的工资福利相当优厚,门槛却很低。在招聘信息中只要求求职者有热情,或在面试时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


其实他们不过是想让求职者快速入职,再通过各种强大的洗脑术让求职者去拉拢他人


将组织包装成科技公司,租用高档写字楼,专门招聘大学生,实际从事的却是网络传销、虚假办卡开发票、虚假放贷等违法勾当。


并用销售业绩、高额提成和梦想鸡汤激励员工,吸引大批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成为诈骗犯罪的帮凶和实施者。


有的求职者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


02有哪些防骗攻略?


时代在发展,骗子的行骗方式也在更新换代,除了以上招聘骗术之外,定是还有一些陷阱。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上招聘陷阱也频频出现在网络招聘中。


面对这些陷阱,又有怎样的防骗方法呢?其实只要求职者多留心,多做功课,就能将这些骗术扼杀在摇篮中。


(1)看清用人单位各类信息


利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天眼查”或打114电话,对意向公司进行一个摸底。获取公司全称、人员规模、办公地点、网址、联系方式等各类信息。并在搜索网站,用关键词“公司名称+骗”确定该公司是否有过诈骗行为。


(2)不轻易缴纳费用


一般除了事业单位考试、公招之外,面试招聘单位是不需要报名费的。体检费也是到二甲医院自行体检缴费。求职者一定要捂住自己的钱包


(3)警惕面试地点和时间


不去偏僻地方面试、不在非工作时间面试,面试前告知亲友同学自己的去向、公司名称和面试地点等信息。如长时间未归,也有线索在手。


(4)利用提问时间,多问细节


一般面试会有一个问题:“您对我们公司还有什么问题吗?”求职者可以利用好这个问题,获取意向公司的信息。


同时慎重对待企业描绘的升职加薪、一夜暴富等美好图景,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想要的未来,一定是脚踏实地,凭能力换来的。



03、遇见诈骗怎么办?


求职过程中遭遇骗局,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留证据,必要时更可以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举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陷入传销组织要确保人身安全,不要急于反抗,找到机会报警或发出求助信息。如果有经济损失,要及时止损,不要因为觉得丢人而不告知身边的亲友,也可以向身边懂法的专业人士咨询。



应聘者,尤其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更需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总结知识点:


(1)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尚未入职先缴费、实际工作与招聘信息上的不符、搜集个人信息、窃取劳动成果、以高薪低门槛引诱求职者加入非法工作等;


(2)防骗攻略:看清用人单位各类信息、不轻易缴纳费用、警惕面试地点和时间、利用提问时间,多问细节;


(3)遇见诈骗怎么办: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保留证据,必要时更可以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举报。


预习好职场防骗攻略,希望大家在求职时不会遇到这些“坑”,在职场,一路直行。


推荐阅读

如何跳过简历中的三道|人造坑

那些真正让HR满意的简历,都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