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这条红线碰不得

来源:中国水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水利部近日部署2019年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水利部部长鄂竟平特别强调,水库的汛限水位是一条不能碰的红线,水利部很快将制定出台《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


那什么是汛限水位呢?

汛限水位,又称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它是水库重要的特征水位之一。


那水库的特征水位还有哪些?

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水库特征水位指的是水库为完成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


1.正常蓄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水位,称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正常蓄水位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水位。

2.死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称死水位,又称设计低水位。

3.防洪限制水位

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称防洪限制水位。

4.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到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标准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防洪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防洪高水位。

5.设计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6.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到大坝的校核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称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我们不妨以大名鼎鼎的三峡水利枢纽来说明一下。三峡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除害的要求而蓄到的最高蓄水位叫做正常蓄水位,为175米;三峡水库在每年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称为防洪限制水位,为145米。从145米到175米水位之间,三峡水库有约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防洪库容在抵御长江大洪水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汛期,三峡水库上游共出现7次30000 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峰,其中7月1日14时最大入库洪峰达50000立方米每秒。三峡水库先后进行了2次防洪运用,坝前最高水位158.5米,最大下泄流量为31600立方米每秒,累计拦蓄洪水约90亿立方米。


汛期,一下暴雨,水库的担子不轻,拦蓄洪水都靠它呢!

没错,水库是兴水利除水害的基础设施,它的安全也应重视起来!


是啊,水库绝不能出问题,绷紧“责任弦”,才能安全度汛!

那么,保证水库安全度汛的措施有哪些呢?


预测预报

确保每个水库都能

预先知道上游的降雨来水


调度方案

先行泄水

腾空库容

接纳来水


抢险避险

制定抢险、转移群众的应急预案


水库安全度汛的责任落实该如何强化呢?


确保“三个人”落实到位

行政责任人

技术责任人

巡查责任人

水利部门要强化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