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控制力”?

在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心里控制点”的概念。一个是“内在控制点”,一个是“外在控制点”。

拥有内在控制点的人会感到生活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能够自己做决定,并且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是自己生活的首要创造者,而不依赖于外部环境或其他人的想法和评价来实现自我价值。

而拥有外在控制点的人,他生活的决定权取决于外部的人和事,这些外部的人和事时刻让他感到消极愤怒和沮丧,挫败感将使他丧失改变的力量,他将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将自己视为环境的产物,而非环境的创造者。

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们犯错时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否则孩子们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为了让孩子得到教训,他们会使用“逻辑后果”时附加上羞辱。羞辱可能会激发孩子表现的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造成多么大的损伤?他们在大人们的责备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训,会使孩子越来越不自尊,最终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认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的认可。

所以使孩子拥有“内在控制点”的能力,特别重要,而在不科学的育儿方式中,惩罚、羞辱、娇纵和过度控制,都是大人为孩子行为负责的方式,这样会使孩子沦为“拥有外在控制点”的人。

如果大人以维护孩子尊严为前提,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待孩子,从而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才能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最终成为拥有内在控制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