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总得催?如何治

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成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还间接打乱全家人的正常生活作息……而辅导作业这件事,更是日复一日挑战老母亲的耐心极限和体力极限。

关于孩子动作慢、爱磨蹭的坏习惯,真的不能再轻视了。说到底,孩子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都是因为没有时间管理的能力。

不少爸爸妈妈可能认为,时间管理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行习得的。以前我也这样想,其实不是,孩子的这方面能力必须需要每个家长从小去培养。越早有时间规划意识的孩子,在学习上越能表现出高于同龄人的专注力和自律性。

那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究竟该怎么培养呢?通过我的了解,我们可以这样做。

感知时间

3岁起,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们进行时间感知训练了。比如,结合孩子的喜好,频繁地说一些简单的时间名词——上午下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现在,待会,等。

懂得和孩子互动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和孩子开展一些猜时间的小游戏,知乎上就有个擅长时间管理的教师妈妈,琢磨出一个互动游戏,很值得大家借鉴:她给做不同事情的时间段起名。某天要给女儿弄点干果吃,就用广播的语调说:“现在是松鼠时间,请松鼠宝宝松鼠妈妈和松鼠姥姥都做好,耐心等待!”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一段时间完成一个任务的概念。

自主计划时间

当然,除了自主建立一些互动小游戏,我们还可以利用时间工具,和孩子一起逐渐提升时间管理的能力。

比如,通过亲手制作日历,就能把缥缈的时间量化在孩子自己的手中,令他明白时间的有限。在日历上,我们又可以让孩子仔细思考、计划自己想做的事,他们就能产生动力去自主管理时间,培养出目标感。



不过,孩子们该有的日历可和成人日常使用的大不一样,和他们一起做的日历应简单而有趣,充满游戏感和童真味,才能快速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他们心中的时间意义。

我们可以贴上贴贴纸,可以画上小动物,画上小花,还可以拾一些树叶洗净晾干,贴上去,孩子很享受一起动手的过程的,同时我们还让孩子知道了一周有7天,周一到周日的不同,像我们家孩子喜欢吃鸡肉,我就设周六下的每一天都画一只鸡腿,然后那一天晚餐就一定有鸡肉,纯粹为吃找理由了。

我们日历上的贴纸是给孩子奖励的,如果当天有完成作业就贴一朵小花,完成帮忙做家务就贴一个自己喜欢的贴纸。

快动手做一个可爱又有内涵的日记吧!

我是燕妈,育儿育己,欢迎我们一起讨论育儿中发生的故事,喜欢我点点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