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大坑就在你身边

一、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另译为 “生存者偏差” 或 “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亚伯拉罕·瓦尔德(Abraham Wald)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瓦尔德是正确的。

再来理解一下幸存者偏差意思: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甚至是反差的情况。

二、生活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1、最常听到的:读书无用论

经常有人这样说或持有这样的观点: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你看比尔盖茨大学都没毕业不是也成为了世界首富。

北大毕业有啥用,新闻都报道了,北大毕业的去卖猪肉了。(有一阵我也这么认为的)

那些当老板的,都是小时候学习不好,调皮捣蛋的孩子。

对于低学历者,人们总是习惯去关注那些少数的成功案例。

对于高学历者,人们却习惯于去关注那些不幸落魄(运气不好)的人。

得出“读书无用论”的那部分人,觉得没读书依然过的很好,甚至过得更好,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更多生活不太好的人,正是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够。

正是因为忽略了“沉默的数据”,所以才导致了读书无用论这种谬误的产生。

2、影响真金白银的:投资

雷军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用他本人的解释是:“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我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成功的本质是找到风口,顺势而为。”

可能他也怕有些人被“幸存者偏差”影响才有此一解释吧,哈哈。

这句话没错,投资这个词也没错,别歪曲我意思了。这句话还鼓励了很多有志青年创业,尝试新机会。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些东西。

第一、你能确定自己站的位置一定是风口吗?(认知程度)

第二、你能确定自己就是那只“猪”吗?(幸运度。运气,千万别以为没有,能力、素质差不多的两个人,运气成分会让有些人在面对同一事情上的结果有些不同。)

第三、你能确定自己乘风之后,可以御剑飞行吗?(综合能力)

这些被忽略的,才是更为重要的核心信息,“幸存者偏差”会让很多人,自以为能掌握资源轻松赚钱,实际变成了韭菜。。。

三、幸存者偏差对我们有哪些实际的影响?

1、决策判断失误

例如:知识付费(当然,知识付费是挺好的,但总有做烂了的人存在。。。),某某老师的一些成功学课程,让某喜儿人单纯的以为【学了就会成功】,实际100%被割韭菜。

例如:看别人视频直播赚好多钱,以为门槛很低,钱很好赚,殊不知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某无关系女性同学,直播百岁奶奶的生活,一下火了,自己都觉得像中了彩票,赚了好多钱,买了两栋别墅(我们四线城市,别墅比不了大城市)。这就是运气。

例如:隔壁村李二狗卖保险,现在团队500人,一个月几十万,你张三为啥不能?最起码你张三的大名听起来也比李二狗更容易成功不是么?。。。

2、加强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谁都有,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不重视,形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就很不好了。

投资上,就可能盲目以小博大,亏的是真金白银。

工作上,就可能习惯耍小聪明,吃亏的还是自己。

某父辈大朋友,看别人抬钱(民间高息借贷)噱翻了,也见过亏的,但总觉得自己是能够噱翻了的那个,自己也去弄,结果亏了上百万。

3、人生更加迷茫

被“幸存者偏差”思维影响的人,总觉得自己判断和选择(没经过科学验证时)是对的,但没有好的结果,时间长了,人生就会迷茫而没有方向。

例如:很多卖保险的销售人员,被上级要求达成业务指标,卖不出去就自己买,甚至刷信用卡买,只看眼前,不看未来,最后损失大笔钱财。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四、如何解决“幸存者偏差”的影响

1、不要盲从权威。

权威的话,可以作为参考,但绝对不能成为我们做决策的依据!

甚至好多所谓的“权威”,稍微考究一下,发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不要盲目从众。

看别人做,你就做。

看别人买,你就买。

“抄作业”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冲动的惩罚”。

在我的专业领域里,保险产品是非常专业且需要量身定制的,见过太多因为“抄作业”而损失大量保费的情况了。

凡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根据自己的认知,尽量做到客观和冷静的判断,万不可将做决策的依据,放在“别人”的身上。

3、提升认知水平。

上条说到,根据认知去做冷静的判断。认知水平非常非常重要,“幸存者偏差”这种心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认知水平确实有限,也就是自己只知道某些表面的信息,根本不知道那些关键信息的存在,最后导致判断失误。

学习知识,开阔视野,遇事尽量全面的了解信息,多从正反两面去思考问题吧。

4、多和失败者沟通

从本质上讲,成功是偶然的,失败则是必然和普遍的。

我们应该多向失败者取经,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如果一个事情中你找不到任何失败者,那就非常可疑。


总结:遇到一些明显有悖于常理或者看起来很激动人心的结论,千万不要急于接受,而是多问问:那些不说话的人,他们是怎样的。这样就能规避大多数幸存者偏差带来的风险损失,更少地被他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