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海鱼有利于保护血管;但不是人人都能吃,吃错危害大

鱼类不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且对身体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海鱼,有益于防治高脂血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维护血管健康。

劝君常吃鱼,吃鱼吃海鱼

逢年过节,人们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除了图喜庆、吉利外,鱼还有很多健康优势。其味鲜肉嫩,易于消化,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对血管健康有益。

首先,海鱼所含的鱼脂中,有一种必需氨基酸一N-3脂酸。N-3脂酸在海鱼身上含量最为丰富,其单位含量是其他食物无法与之相比的。N-3酸具有调节人体脂质代谢的作用,能降低血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通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N-3脂酸还能抑制血管炎性反应,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和集聚,从而延缓动脉硬化的形成。

其次,鱼类食品富含矿物质,尤其是海鱼中的碘和钙等矿物质,能加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防止出血、减少胆固醇,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最后,海鱼富含的鱼油有抗凝血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有益血管健康。

海鱼并非人人可吃

1、服用某些药物者

日常生活中需服用止咳药、抗菌药、降压药的人,应避免食用海鱼。因为这些药物会和海鱼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给身体带来不适。

2、痛风患者

痛风与身体内的代谢素乱有关,海鱼中含有较多的类物质,痛风患者食用海鱼,会加重病情。

3、出血性疾病患者

血友病患者、白血病患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尽量不要吃海鱼,因为海鱼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会影响血小板的凝集,可能加重病情。

4、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本身血小板含量较低,再加上凝血因子少,如果吃海鱼,会使得病情恶化,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5、准妈妈

海鱼中的汞含量相对较高,其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会造成胎儿畸形。准妈妈可以适当吃一些没有污染的海鱼补益身体,而像金枪鱼、剑鱼等汞含量很高,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