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和豆萁

鉴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这么不靠谱,琼哥决定给孩子写一个童话故事,名字就叫《豆豆和豆萁》吧。

春天,农民伯伯在地里种了一些豌豆。一场春雨过后,豌豆发芽了。它们使尽浑身的力气,一边扎根、一边破土,就像掀翻井盖从下水道里爬出来一样,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看到了阳光和明亮的世界。

有一棵小豆苗长呀长呀,叶子从两片到四片,又从四片到八片,然后变得更多,多得小朋友的一双手已经数不过来了。

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但小豆苗已经哭过两回了。第一次是陪伴他出生的豆瓣从头顶上掉落的时候,一次是旁边的豆苗被拔掉了一大把说是要做菜。豆苗伤心了好长时间,直到豆蔓[wàn] 上开出了几朵小花。花瓣掉落的时候,豆苗又一次感到难过,但是没有哭,只是把脸别过去,硬是没让眼泪落下来。对了,它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叫它小豆苗了。小朋友们长大后,也会知道,这段时光叫做豆蔻年华。对了,我是不是也不能再叫你小朋友了呢?

豆蔓上结出了豆荚,豆荚里睡着小豆豆。小豆豆一天一天地长大,就像睡着时眼皮下的眼珠一样,不知道在做着什么样的好梦,以至于夏天的烈日照得被子一样的豆荚能透过光来的时候,小豆豆依然在酣睡着。

有一天,几个逃课的小朋友偷偷摸摸地溜进了豌豆地里,专拣个头正好的豆荚往下扯,急不可待地剥开豆荚,用大拇指把小豌豆一骨碌扫进嘴巴里,牙齿和舌头咀嚼搅拌着,就像个粉碎机和搅拌机。他们塞满了衣兜,又把衣襟撩起来继续摘,甚至把衣服脱下来扎住袖子当口袋用。豆蔓被他们踩得七倒八歪,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那根豆蔓幸存了下来,与剩下的豆荚以及豆荚里的豆子相依为命。

风风雨雨过后,秋天来了。豆蔓和豆荚一天天地开始枯萎,而豆子也早已从甘甜变得苦涩。农夫用镰刀收割了它们,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接着用棒打,用轱辘碾压,生离死别中,它们哭干了眼泪。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曹植的传世作品《七步诗》,多少有些误会,对豆豆和豆萁来说,尽管铁锅横亘在中间,却是它们最后一次相聚,豆豆要还清一生的眼泪,而豆萁已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这个故事很悲伤,但是,它们并不绝望,它们的希望乃在于毕竟会有一部分豆子幸存下来,第二年的春天,又义无反顾地被播撒在土壤中,生生不息,开始另一场轮回。

广袤的土地上,有人种了黄豆、有人种了蚕豆、有人种了扁豆,不论种了哪种豆子,或者种了其它作物,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