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又来了?

​​2019年年初的时候,我成功阻击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股,现在新的互金机会是否来了。我来讲下我的逻辑:

第一,中国疫情和国外疫情加剧了中国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各行业龙头公司通过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能更好的熬过疫情,乃至疫情之后扩大市场份额,必然造成很多的中小企业倒闭,那么就业率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多人疫情后都还没有找到工作,国家通过银行放水,是为提高间接融资能力;提高证券市场活跃度,加大IPO力度,意在加大直接融资能力,这一切都是在扶持中小企业,稳定就业,让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好更快的过去。所以中央金融委4月8日提出的提高证券市场活跃度,背后真实含义在于要加大IPO上市速度,更好的发挥注册制扶持经济的作用。每当一轮增加IPO市场扩容的时候都是一波上涨的开始。犹记得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大量待解禁的法人股,2015-16年的IPO常态化,意在刺激经济,解决2013年以来的资产荒,之后掀起一波互金行情。而2019年的科创板上市,意在开注册制之先河,掀起一波互金和金融科技股的行情。而当前情形是内忧外患下,更需加大IPO上市速度,提高证券市场活跃度,激活直接融资占比来加大刺激实体经济。

第二,从2017年以来的房住不炒的政策一直贯彻到现在,房子的年均开发面积已经到达顶点,我一直对房地产研究比较多,虽然我一直拿着头部央企国企的地产公司,但是我完全不看好小地产公司和民企地产公司。我看好头部国企央企地产公司的逻辑在于,在行业到达顶峰阶段,必然会出现行业龙头公司继续扩大份额,而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的状况,不管放到什么行业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价值投资的魅力,在下滑的行业中寻找强护城河的龙头公司,虽然成长性一般,但是价格便宜啊,投资收益的来源N=增长+年均分红+估值,年增长15%左右,年分红5%左右,加之市场观点逐步改观后,估值的提高,那么头部龙头国企、央企地产公司年化收益轻松能达到20%以上,甚至会因为政策的微调,估值大幅上升,收益轻易翻倍。当然今天要讲的是互金的逻辑,而不是地产公司的。我认为实体买房子的收益率年均增长已经不高了,尤其不是核心区域的房子,长期房住不炒的政策是不会变化的,只有头部龙头国企的股票才会非常之好。既然公众买房子的收益并不高了,那么更好的投资途径应该在资本市场。更多的本该流向其他投资途径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必然带来资产市场前期的成交量暴涨,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疫情让更多的人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更多的人宅家里通过网络去赚钱,所以宅经济兴起,股票投资天生只用电脑手机就可以完成,肯定受益,初期定然带来成交量的增加。所以才会有2月3日后两市成交量暴增的现象出现。当然这可能是短期的因素。证券资讯软件股和券商行业受益明显。

第四,全球各国央行不遗余力的放水,导致债券市场价格飙升,收益率暴降,市场流动性充裕至极,各位关注我的朋友应该看过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可以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找。反身性投资三大要点,政策面、资金面、人气面。(1)4月8日的中央金融委的会议,已经定调激活市场活力,过去的一个周末通过审核的IPO一下子增加了,这摆明了是告诉你们,我要增加股票供应了,但我必须先把市场扶持起来,好让我后面的股票好发行。(2)资金面就不用说了,债券收益率降到降无可降,本身说明可投资资金很多,只是大家现在还没有方向,所以都在买债券。(3)至于人气面,我一直认为,人气面是跟随政策面的,只要政策扶持,人气慢慢会被聚拢,例如15年牛市,资金面逐步收紧、政策面打击配资、即使再高涨的人气亦在2015年6月被打击下去。而2019年年初,上层推科创板的意志,叠加银根的放松,人气在2018年如此低落之际,也能在2019年年初绝地反击,可见中国资本市场的人气更多的是政策、资金的牵线木偶!

这里回答一个疑问,为什么说增加新股发行必然带来激活市场人气。每轮市场扩容前期,必然激活市场人气,别看现在IPO发行常态化,貌似新股很容易发行。但是一旦市场人气长期严重不足,必然带来新股上市后收益率暴跌,倘若破发,实际上就刺破了新股发行常态化,所以扩容之前激活市场人气是必然选择。

说了这么多,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老股民,我觉得我能在每轮行情发动前把自己的思路写上来,可谓非常用心。但雪球让我奇怪的是,偏偏讲逻辑、讲真价值投资的没有多少粉丝,而那些常年到头只单挂一票的大V却粉丝众多。这是真的价值投资吗?单挂一票,我估计连巴菲特也不敢这么玩。反反复复解读一只股票的财务数据有何意义?不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去分析、不从国家意志政策的角度去分析岂不是就是个书呆子?

这波互金行情的龙头公司必然是指南针,盘小、次新、只有证券信息没有关联股票交易、预增、11月份将解禁等等。

我信奉反身性投资和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关键在于行业护城河、行业中最优质的公司和买的够低。反身性投资的关键在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某些因素的变化会带来价格变化的螺旋影响。

(转自作者:股道犹如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