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用生命锻造忠诚的“扫黑斗士”


他的工作履历很简单,择一事,终一生。21年的从警生涯里,他几乎只专注做一件事——打黑。他的办公桌陈设也很简单,厚厚的案卷材料几乎铺满桌面,这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最后倒下的地方。7月10日凌晨,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原副局长刘炜,这位年仅47岁的“扫黑斗士”,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



从警以来,刘炜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嘉奖4次,获评“福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突出个人”。他带领的队伍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被授予福州市“五一先锋号”。


“如今案子还没判,他怎么就走了……”

从警至今,刘炜始终奋战在侦办重案要案、涉黑涉恶以及严重刑事犯罪案件的第一线。


从2004年福州市公安局扫黑队成立,他累计组织、参与侦办各类涉黑涉恶案件200余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600余起,将1500余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因业绩突出,今年5月,刘炜从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的岗位上,被提拔任命为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副局长。新的岗位任命书已送达,但他还没来得及赴任,就倒在了扫黑战线上。至今,同事们仍习惯叫他“刘大”。



“毫不夸张地说,这么多年来,福州每一起重大涉黑案件的成功侦办,都有他的心血。”与刘炜并肩作战多年的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郭伟民感慨地说,“他对案件的剖析,对侦查方向的把握很专业,很到位。”


2018年1月,一名群众到福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报案,称遭到某公司诈骗。


“乍一看,这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扫黑队民警陈廷斌回忆。但刘炜在与报案人交谈中敏锐地发现,该公司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庞大的犯罪组织。



为成功侦办该案,刘炜带领队友“住”进了单位,案件涉及的卷宗、材料,堆满了会议室的各个角落。“每周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加班,晚上能八九点下班都算是早的。”这成了刘炜和同事们的工作常态。


在前期侦查中,刘炜率先发现破案的关键证据,并摸清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等违法犯罪事实,为之后的统一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终,该案先后抓获涉案人员75人,从中破获各类案件300余起,打掉4个涉黑犯罪团伙,也打响了全省侦办“套路贷”涉黑案件的“第一枪”


今年5月,陈廷斌和同事去医院看望正在住院治疗的刘炜时,他还在关心这起案件的开庭审判情况,“如今案子还没判,他怎么就走了……”陈廷斌哽咽地说。


“爸爸,你好久没回来了……”

扫黑队的备勤室,最右边的那张床就是刘炜经常休息的地方。同事们早上来上班,看到他从备勤室里出来,就知道他昨晚又通宵了。



“忙的时候,刘大一天得接三四百个电话。”扫黑队民警黄起狮与刘炜共事近20年,在他眼里,刘炜是个名符其实的“工作狂”。


2018年,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后,各类涉黑恶案件线索陡增。仅一个星期,需要核查的线索就多达七八百条,刘炜常常到了办公室里,一坐下去就起不来了,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刘炜和队里的民警吃住都在队里,常常大家都走了,他也还在。


4月29日,刘炜和同事紧张地研究一起涉黑恶重要线索时,突发胰腺炎,腹部绞痛而晕倒入院。在此之前,他一直忙于扫黑除恶线索清零工作,办公室的案头上仍摞着两大沓厚厚的、待审核的报告和案卷。在他的精心组织下,全市共核查各渠道、各类黑恶线索5000多条,办结4000多条。



忙碌,让刘炜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早在多年前,他曾因胰腺炎入院过3次,每次长达10多天的住院,是他工作中难得的休息时间。腹痛是胰腺炎发作的症状之一,队里的民警常常看到刘炜按着肚子,强忍不适,“他都是能忍就忍,忍不了就吃点止痛药。”


2014年,在侦办以吕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期间,刘炜的女儿再三恳求他回家看看。在家门口,扑进怀里的女儿哽咽地说:“爸爸,你已经好久没有回来了。”


刘炜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


选择刑警这条路,刘炜说自己从不后悔,唯一愧对的就是家人。他曾对妻女许诺,不忙的时候,带她们出去走一走,但岗位的特殊性,让这个约定一拖再拖,直至今日再也无法兑现……


“我不敢停,也不能停……”

与刘炜共事了20年,面对他的突然离世,扫黑队民警许焰几次哽咽:“他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工作太拼了。”


刘炜是扫黑队的“尖刀利刃”。2007年,在参与抓捕一名藏匿于17层高楼的命案嫌疑人时,刘炜主动请缨,腰系麻绳,从楼顶滑降而下、破窗而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事后,民警搜查发现,当时嫌疑人放在枕头下的枪支已经上膛。


刘炜常说,“一线抓捕虽然充满危险,但作为刑警,必须迎难而上,绝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在整个刑警生涯中,每逢大案要案疑难案件,刘炜总是身先士卒,连续作战,使命必达。



——2008年,在侦办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过程中,刘炜连续战斗两个多月,反复梳理研究案情,寻找突破口,经过5天5夜连续攻坚,犯罪嫌疑人程某最终含泪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


——2009年5月,在侦办以高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刘炜连续3个多月,带队驻扎平潭开展外调工作,走访受害人、证人100余名,收集案件证据300余份。


——2009年冬天,刘炜带队前往河北承德,抓捕一名涉黑案件首要犯罪嫌疑人。返回途中,刘炜和队友遭遇山区雪崩,被困长达30多个小时。但为了抓紧办案,刘炜不顾劳累,连夜带队赶回福州……


谈起刘炜,郭伟民言语间满是心疼,“一个线索接一个线索,一个专案接一个专案,作为专案组的负责人,他就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但刘炜说,

我不敢停,也不能停。我一停,整个专案组几十位民警的工作可能就得停,案件的侦办进程可能就得停。


“他的离去,是扫黑战线的巨大损失”

作为福建省扫黑专家库成员之一,刘炜能抓会审,能说会写。在同事眼里,他是一个“全能型刑警”,但又很低调,甚至没有留下几张像样的工作照。


“在讨论案件的时候,他常常会拿出一些新下发的文件和外地的一些典型案例,供我们学习和参考。”扫黑队民警徐耿浩回忆,“他是一个‘学习型’的基层领导。”


涉黑案件往往案情复杂,涉及罪名多,对办案人员的法律素养要求极高。“当一名专案的指挥员,就好像开车,把握好方向很重要,需要经验,需要细致,还需要法律素养。”这是刘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办公室里,最多的书便是法律类书籍,其中好几本都被翻得起了毛边。



2014年,得知自己发现、挖掘、经营后,移交给区县公安机关继续侦办的兰某某涉黑案件,在一审判决中,未被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定罪,刘炜凭着对案件的了解和长期积累的法律素养,据理力争,建议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并阐述了充分的理由。


“有理有据。”几位同事回忆,“后来,检察院采纳了他的意见,提起抗诉,最终该案改判,对兰某某等人以黑社会性质组织定罪。”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福州市公安机关打击数量与案件质量均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刘炜发挥了“主心骨”的重要作用:不仅冲锋在抓捕、预审一线,还牵头推行“队办合一”运作模式,推动建立健全符合福州实际的扫黑除恶线索摸排、举报奖励、打伞破网以及跨部门协作配合等20多项长效机制。



刘炜走了,但在他的笔记本里,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案件线索核查提纲,画满了黑恶犯罪组织的架构图。他积攒了许多可复制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扫黑战士,为公安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来源:福州公安

编辑:王鹏强

审核:张 杰

审批:陈庆爱


福建省公安厅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举报途径

举报电话:110,0591-87094094

举报邮箱:fujiansaoh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