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孙杨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

在孙杨案持续发酵,其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时,陆续发生的三件事似乎已经对孙杨案进行了定性:

1.国际仲裁法庭先后公开了庭审录像以及判决全文。

2.孙杨删除微博上的“证据”。

3.《检察日报》评论孙杨案:无视规则将会承担相应后果。

据《检察日报》报道,面临被禁赛八年的国际体育仲裁庭(CAS)仲裁结果,虽然孙杨已经表示要上诉,但是其胜诉的希望相当渺茫。本案仲裁的基本问题有二:一是事实认定;二是规则适用。毋庸讳言,孙杨不配合药检取样的决定是错误的。其原因一是无知;二是无视。

针对孙杨案笔者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总的来说我是站在孙杨一边的,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事实被公开也使得我更加客观的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

首先,针对检察官资质不全,发生偷拍这种极不专业的事实后,运动员理应有资格拒绝接受检测,国际反兴奋剂机构不能是至高无上不得侵犯的,运动员也该有人权。

第二,孙杨确实存在无视规则的事实,在检察官同意其拒绝尿检官采取样品之后提出可以先讲血液样品存放在中国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里待到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孙杨方却执意暴力取出血液样品并销毁,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运动员不该有的权力。

如果以上事实可以理解为孙杨年轻气盛,冲动所致。那么在庭审现场发生的这一幕可以说是没得洗了:

孙杨对身旁的翻译人员不满意后,直接招手从旁听席找来了另一名翻译人员

在得到该翻译人员解释后,法官的表情变得很严肃

对此,孙杨方外籍律师也赞同法官观点

随后孙杨方律师指着这名翻译人员鼻子很愤怒的说了一些话

如果说国际反兴奋剂机构有侵犯人权的嫌疑,那么在法庭上的这一幕就是孙杨在赤裸裸挑战规则了。

法庭一直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在这里规则是十分重要的,任何证人、证据都需要事先请示法官然后才能得到出示,然而孙杨直接招手从旁听席找来新的翻译人员很明显是很不合时宜的。

最后打一下自己的脸,笔者原以为孙杨旁边的不靠谱翻译是仲裁法庭指派给孙杨的,但其实不是,孙杨方原来有带一名自己的翻译,但是该翻译在熟知孙杨方证词的情况下仍然翻译的很差,以至于法庭无法理解孙杨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随后在争得控辩双方同意后,允许身为国际反兴奋剂机构Manager的崔女士来临时担任孙杨方翻译。

是的,这名翻译人员是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官员,她本来就不是翻译官,只是临时救场的。

至此,孙杨案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是留给我们反思的却还有很多:

1.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应当反思自己是否过于强势,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而牺牲运动员的人权是否可取?

2.孙杨作为国家级运动员,接受过多次兴奋剂检查,不会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维护权益,想必他在暴力破坏血液样品时只是一个冲动的,无视规则的年轻人,而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运动员的特殊身份。

3.仲裁法庭判决孙杨禁赛八年固然是考虑到其在法庭上的糟糕表现,但是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并非没有错,直接将错误全部推到孙杨身上未免有有失公允。

对于《检察日报》的评论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笔者保留自己的观点(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