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到底是什么书

穷奇

大家是否听说过这些异兽“穷奇、帝江、天狗、毕方、狰、西王母、鸾鸟、豪彘、鹿蜀、虎蛟、蛊雕、鲲鹏等”这些都来自《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 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还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全书共18篇, 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部体系庞 大的“怪”书的性质归类, 却是各有各的看法。

有人认为《山海经》 是一部巫术之书, 即祭祀的礼书和方士之书,是古人行施巫术的参考书。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 《山海经》《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他的观点对中国学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绝大多数人都持此种观点。班固把《山海经》置于“术数略”的“形法家”,是“大举九州之势”而求其“贵贱吉凶”,类似后世讲究“风水”的迷信之书。这是对《山海经》性质的最早的说明。后司马迁认为它荒诞不经,难登大雅之堂,认为《山海经》中虽然记载了方位、山川、异域,但那是因为祭祀神灵的需要,如《海外西经》记载的“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此外,《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海外殊方异域、神人居住的地方、怪物的藏身之处,都是秦汉间鼓吹神仙之术的方士的奇谈。由于诸多对巫术和祭祀的记载,《山海经》被归类为语怪、巫术书。

茅盾从神话学角度把《山海经》归为一部杂乱无章的神话总集,专记古怪荒诞的神话故事。这看法很具有普遍性。

《山海经》所收的神话故 事源自上古历史传说。以及各地诸侯国的报表文书和采自民间的神话故事。如我们周知的“女娲补天”就来自于《大荒西经》:还有《大荒北经》中的夸父追日,《北山经》 中的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这些神话传说都来自于《山海经》中的记载。

有人者认为《山海经》是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著, 是“第部有科学价值的地理书”,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它详细地记载了境内山川地貌的距离和里数,还记录了各个地区的山脉、河流,以及草木、鸟兽、矿藏等,还有关于各地的特产风情
的记载。

近世的许多学者,也都认为它是一部既有科 学内容、又杂有巫术迷信成分的地理志。既是历史地理学家又精通古代神话和宗教的顾颉刚颇赞同此观点,或许是为了在巫书与地理志之间寻求种平衡与融合。 很长一段时间内, 《山海经》是地理书似乎成了定论。但是后来也有 人认为,虽然《山海经》记述了山川、异域,但是它并不是以讲述地理为目的,不能够把它误认为是一部实用的地理书。

有一种观点认为《山海经》是根据图画记述的。

在晋代,陶渊明有诗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山海经》中有些文字,如“叔均方耕”、“长臂人两手各操一鱼”,确实是根据图片来述说的。根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关于山川地图的记载,可以推测出《山海经》成书时有一一种绘 载山川道里、神人异物的图画,也就是说最早的《山海经图》是图文并茂的,上面既有图形图画,多为幅幅线描的怪兽人神插图, 也有文字,还有大量图画式的文字。

我们的影视作品和小说中都会时不时的出现山海经的元素“长留山、青丘狐、穷奇等等”不管《山海经》是实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著还是古怪神话,我都相信《山海经》及其山海经文化不仅会得到我们自己的喜爱,而且还会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