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明白,教育的铜臭味本应该更多一些

别骂,请先看完,有不同意见可以关注讨论。

今天一个一线城市的朋友抱怨现在孩子上不起学,好的私立学校收费非常高,辅导机构的费用也很高,让孩子去上压力很大,不让上又感觉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实,教育也是一种消费,只不过是一种有义务教育政策兜底的消费。既然是消费,就不要回避教育的铜臭味。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得到社会资源必然要付出相应的金钱。这是客观规律,有慈善性质的教育,但教育本身不是慈善。

这样的教育光器材就要多少费用。

很多人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家长们你们要明白,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就是你们自己,这没什么可抱怨的,即便抱怨,也该是孩子抱怨你们。但教育也确实有他的特殊性,要为我们的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是有国家兜底的,多有的孩子无论贫富均可免费入学。这保证了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但并不保证每个人受精英教育的权利。

想要接受更好的教育,两条路,一,靠父母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说白了就是花钱。二。在义务教育阶段证明自己可能是国家的未来是精英,接受政府和社会专门提供给精英的教育。如果都达不到,各位家长,还请理性消费。

其实,义务教育阶段才更适合衡中模式,想补课也没时间,孩子们公平的去证明自己,要么刻苦,要么聪明,要么有爹妈,要么被淘汰。很残酷,也很现实,也很公平。这可能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禁止补课的原因之一。

所以,从感情上说,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从客观上说,不是每个孩子都值得培养,有多大本事使多大力气,学习不是父母的事。父母条件不行,我们的社会也为真正的人才提供了出路。请各位家长理性消费,少些抱怨。多些理智。不买学区房,换轻松一点的工作,有时间多陪陪孩子,言传身教,效果可能更好。

教育,要有兜底,但是不排斥铜臭。

国哥树人,每日一更,从不同的角度看教育,欢迎关注评论,一起探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