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公立学校不是洪水猛兽,武学国学寄宿学校不是世外桃源

先看看最近关于武学国学学校最近的新闻:

7岁女童送河南武校两天死亡,已经是该校近10个月来的第二起


4月9日,河北省武安的邓海超、李千夫妇,在与女儿分别21小时后,等来女儿死亡的噩耗。事发后,校方称多处关键摄像头发生故障,但就目前曝光的远景监控来看,女童死前疑似被年长的同学推打,校方工作人员却坚称“她本身有病,学校没人打她”。至今,家长仍然不知道孩子的确切死因。

从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女童入学前身体壮硕,入校两天就去世,确实是让人难以接受。

而且这所名为小龙武校的武术学校,还不是一般的杂牌武术学校,校长陈同山是著名武打明星释小龙的父亲,名誉校长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

释小龙师出少林,两岁拜释永信为师,童星出身,当年的《旋风小子》、《新乌龙院》里那个机灵可爱又会武术的小和尚真是萌翻众人。可以说,释小龙这块金字招牌一出,就已经甩出其他武校几条街。

想像释小龙一样从小武艺超群吗,想像他一样星光闪耀吗,释永信大和尚当名誉校长的武校,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可以说这所武校的资源和宣传,确实在众多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了。如果你想送孩子去武校,看过学校宣传后,很难不动心。

除此之外,该校收费高昂,女童所在幼儿特护班,全年收费26800元。

无独有偶,就是这同一所学校,却被爆出10个月前就已经有一名16岁少年在该校受伤后救治无效死亡。该少年来自驻马店,其家长称,少年被救治时浑身是伤,尸检结果显示,其因“外力作用头部致硬膜下出3血引起颅脑损伤死亡”。但警方认定没有犯罪事实,不予立案。随后,家长向郑州警方提出复议,目前,警方已启动刑事复核,重新尸检。对此,校方则表示不便回应。

9岁男童国学学校死亡


2018年12月11日凌晨零点10分许,9岁男童睿睿因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妈妈,我难受,不想说话。”这是这个孩子生前留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

时间倒推回2018年12月5日,周建奎像往常一样给睿睿班主任丁雪打电话,却被告知孩子已经发烧一周了。所以孩子大概在11月28左右就已经发病了。周建奎说,校医闫振丽告诉他,睿睿只是因积食引起的发烧,不用担心且已经在医务室治疗了,同时给他减饭,每天只让他喝半碗粥。然而周建奎当时不知道的是,所谓的治疗只是刮痧拔罐物理降温。

12 月7日,孩子病情加重,校方要求家长接出校外就诊,8日晚间家长赶到学校,面对家长对于为什么不送孩子去医院的质疑,校方拿出当日的医院化验单,称孩子得了白血病,建议中医保守治疗。舍不得孩子做穿刺,家长接受了校医的意见,同时校医推荐了自己的中医师傅,平顶山的一名中医师。家长连夜带孩子赶往平顶山,10日抵达,中医师拒绝就诊,要求送医院救治。11日凌晨孩子去世。

周建奎年近40才中年得子,本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传统教育,才不远万里从重庆彭水将孩子送到吉林玉琨学校就读,但是结果却异常残忍。

武校国学学校乱象横生


这几年,武学国学学校,可以说是乱象横生。多数学校将国家要求的文化课点到为止,将学校重点投入到武术学习,国学背书中,以彰显其教学特色。普遍进行军事化管理,收费高昂,然而对于学生的日常诉求和情感需求却常常置若罔闻。这种学校里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往往是独裁而霸道的,需要绝对的服从。国学男孩瑞瑞曾经听说妈妈要给他转校,吓得哭着抱着妈妈腿不让给老师打电话。结合孩子死前身上的淤青,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对武学国学有特殊喜好的,送专业寄宿学校不是唯一途径


首先从年龄来看,12岁以前的儿童,个人认为并不适合寄宿学校。大多数小学阶段的孩子,个人自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寄宿学校就读。童年时期相对于文化知识和强身健体来说,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并且这两者并不冲突。

有心培养的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培养,想加强国学的,可以自己买书一起学一起教,觉得不能胜任的,可以就近找培训班强化。想学武术的,各地也都有武馆,只要家长能坚持接送,也可以达到培养特长,强身健体的目的。

国学神童6岁李尚荣,曾经火爆网络, 她5岁时就已经认识4000多字,熟读《诗经》、《易经》、《黄帝内经》、《老子》、《大学》等经典,对于古诗词的背诵与理解,简直是对答如流,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而这一切都是平时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的,对她来说,这些不是学习任务,而是和妈妈的幸福游戏玩乐时光。

李尚荣的这一切都不是国学学校可以造就的。

同时,低龄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父母身边,生活上也可以照顾得更好,我想无论哪个学校的饭菜,怕是都没有父母单独做的更贴心更有营养了。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童年时期,有父母的陪伴和爱可以给孩子很多的安全感,这是任何寄宿学校特护班级都不能替代的。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不要有任何想要甩锅的想法,孩子是你自己的,当然要靠自己去爱去引导去教养。其他,都只能是锦上添花。

尾声


国学武学寄宿学校,到今天为止依然算新兴小众教育形式,不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主流形式。各个学校在教学水平,教育方式上差距巨大,对于教育监管部门来说,要将国家的具体教学要求落实到这种专业学校的具体教学中,也存在不小的难度。导致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家长很难辨别出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好学校。

让孩子脱离家长的监管视线,这种选择,可以说是为了爱孩子而忍痛割爱,可以说是为了锻炼孩子而创造环境,也可以说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与其让孩子去特立独行,去冒险,不如保守一点,带在身边,回归传统公立学校,在学好国家教材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有余力再培养国学,武学,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这个选项更稳妥一点。

而对孩子来说有父母在的家,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才是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