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蔬菜缺苗断垄、干枯而死,最近它们又出来“祸祸”你的菜了

暴雨过后,高温褪去,温湿度适宜,危害蔬菜的地下害虫又频繁活动起来,它们以啃食近土表蔬菜的主茎、幼苗、或者地下块茎部分为主,导致蔬菜植株萎蔫、生长缓慢、干枯而死。

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为害蔬菜幼苗,刚孵化的幼虫群集在幼苗上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把叶片咬成缺口或网孔状,幼虫3龄后把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

4龄以后有明显的负趋光性,白天潜入土中,晚上出来活动取食,尤以黄昏后活动最盛,并交配产卵,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幼虫白天潜伏在浅土中,夜出活动取食,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在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较差,且暴露在蔬菜叶片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选用阿维菌素或溴氰菊酯等灌根防治。

蛴螬

蛴螬是金龟钾的幼虫,成虫统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按期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和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可为害多种农作物或蔬菜等经济作物。幼虫喜欢咬食蔬菜的幼苗和块根,断口整齐,不仅会造成蔬菜缺苗断垄、被咬是的块根或块茎还易感染病菌,无法食用。

成虫具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更强,白天潜伏,黄昏活动,晚上8-11时活动最旺盛。此外,底肥中施用未腐熟的粪肥时,也易造成蛴螬的大量繁殖。药剂防治可选用菊酯类农药+噻虫嗪进行灌根或喷淋茎基部。

蝼蛄

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之一,成、若虫均可为害,以取食嫩茎、根为主,危害特点是咬成乱麻状,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是最为严重的,因为蝼蛄是表土层活动,其活动多是自己“开发”隧道,当蝼蛄在土壤表层窜行时,造成幼苗“架空”(即幼苗和土壤分离),导致幼苗缺水干枯而死。

蝼蛄昼伏夜出,活动取食高峰在晚上9-11时。初孵化的若虫怕光、怕水、怕风,有群居性,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对马粪等末腐熟的有机肥也有趋性,且喜欢在潮湿的土壤中生活。药剂防治可用氯氰菊酯或甲维盐等灌根。

地蛆

地蛆是为害蔬菜地下部分的花蝇科幼虫的统称,又称根蛆,种类很多,其成虫(蝇)一般不会直接为害蔬菜,为害蔬菜幼苗的是它们的幼虫,所以地蛆列为蔬菜的地下害虫之一。

比较常见的地蛆有种蝇的幼虫、萝卜蝇的幼虫、小萝卜蝇的幼虫和葱蝇的幼虫四种。种蝇是以孵化的幼虫钻入蔬菜幼茎为害,萝卜蝇是从叶 柄基部钻入为害,小萝卜蝇是以幼虫从蔬菜心叶及嫩茎钻入根茎内部为害,葱蝇是以幼虫钻入鳞茎内为害。成虫喜聚于臭味重、未完全腐熟的粪肥上,怕光,喜在荫蔽潮湿的地方活动,通风和强光时,多在叶背和根周背阴处。药剂防治可选用灭蝇胺等。

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方法

除了药剂防治,利用地下害虫的趋性,同样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如利用地老虎、蛴螬的趋光性,菜农可在田里安装上黑光灯进行诱杀,开灯时间最好为晚上7点到11点;设置糖醋毒液诱杀成虫,比例为糖:醋:酒:水=3:4:1:2,再加上少量的杀虫剂诱杀成虫;也可用炒香的麦麸、豆饼混以毒饵诱杀蝼蛄。此外,当上茬蔬菜收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害虫栖息场所,同时采取适当的灌大水,也可有效杀灭及控制地老虎等地下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