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最大的敌人",是最低调的富豪之一,将5000元"生成"2500亿

何享健,大家应该都不熟悉,但要说起美的,不可能没有人知道。毕竟目前中国的家电行业,美的、格力一直是行业巨头,而何享健就是美的的创始人。

自古以来,大家都觉得没文化、没文凭的人很难干成一番大事业。但是何享健小学毕业,却把一家资产5000元、只有23人的小厂,打造成现在市值2500亿的家电巨头。何享健凭借1300的身家排名2018年胡润富豪榜第六、福布斯富豪榜第五。王卫、雷军都没有他的排名高,他还被董明珠视为"最大的敌人",甚至在公开场合明确表达对他的不满。

何享健坐拥1300亿的身家,人却非常低调,被大家称为中国最低调的富豪。何享健创业50年,很少在媒体前露面。虽然何享健身为富豪,但是在慈善领域从来不手软,一捐就是60亿。而且何享健为人太低调,大家对他的事迹都很好奇,"江湖"上处处流传着他的传说。

何享健和其他一些创业者不同,他在26岁之前都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平庸。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只能辍学回家务农,小学都没毕业的何享健就一直在干农活,大一点之后,进厂当学徒学了一门手艺,后来又做了出纳、公社干部。在当时看来,何享健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直到1968年。

当时,为了"生产自救",何享健带领着23名村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滘街道塑料生产组",何享健担任组长。此后的12年时间,何享健经历了各种挫折。他们的生意也遍布了各个方面,什么东西好卖他们就做什么,比如玻璃瓶、塑料盖、发电机等。

作为厂里的组长,跑市场这些事就落在了何享健的身上,所以他经常背着刹车阀、橡胶配件这些东西到处跑。困了睡在车站,饿了就吃点带着的干粮,为了节省开支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有时候坐火车害怕差旅费被偷走,钱就藏在鞋子里。就这样过了十几年,这个小作坊一直没有什么成就,因为在当时这种小作坊很多,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大家都一样靠着小作坊生活。

但十几年的时间下来,值得庆幸的是,何享健培育出了异于常人的市场嗅觉,他在等待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改革开放之后,何享健立刻就决定,要进军电风扇行业。因为家电对于大家来说是必需品,会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后来的一切也证明了,何享健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对于没有技术、没有创意的何享健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电风扇?最后他们决定去找人才。在工程师的帮助下,何享健最终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台风扇,当时叫"明珠"牌。1年之后,企业员工增加至251名,年产风扇13167台,总产值328.4万元,利润41.8万元,企业也改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何享健担任厂长。

后来,何享健开始仿制香港新制造的塑料转页扇。但是仿制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很多技术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为了做出这款风扇,何享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1986年,美的生产的鸿运扇研制成功,并且反响不错。自此,何享健彻底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这个时候,空调还没有很普及,所以何享健这个时候决定,生产自己的空调品牌——美的空调。1988年,美的电器公司实现产值1.24亿,成为顺德县十家超亿元企业之一。1993年,实行企业产权改革制度,美的转变成为一家现代化企业,不久之后,美的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不是所有的创业,过程都可以一帆风顺,何享健和美的一样。1996年,美的陷入了困局,美的空调销售跌落到全国第七,销售额一年比一年差。就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何享健决定进行改革。当时的管理团队大部分都是之前跟随何享健一起过来的老人,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不高,技术水平低下。面对着企业的利益,何享健必须放下私人感情,以大局为重,所以何享健决定劝退这一部分人。之后,何享健又换掉了大部分的老销售员,取而代之的是全国招来的150名大学生。短短四年时间,美的的业绩就涨了四倍,销售收入从30亿元达到了140亿元。

现在的美的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元,是国内家电行业巨头。何享健也早早的退出了前台,但把企业并没有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职业经理人方洪波。2017年,何享健一下捐赠了60亿。何享健在非常成功的时候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探索前进,知道在什么时候转折或许是何享健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