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购的英国ARM执行美国命令,从华为背后看中国国产的实质

昨日深夜,从英国传来消息,芯片设计厂商ARM发文件指示员工停止和华为的合作,无论是已经签的合约,还是在谈的合约,全部作废。

大家可能对英国ARM还不太了解,这是一家不制造芯片,不销售芯片的芯片技术公司。它主要靠授权专利技术给各个芯片厂商去制造芯片,无论是IBM、英特尔、德州仪器等美国企业,还是任天堂或者三星电子等日韩企业,包括我国国产的紫光展讯和华为海思,用的都是ARM的架构。

为什么这些企业不自己研发架构呢?首先,芯片架构的研发不是造铺路架桥,这个成本不是靠投钱就能解决的,要靠技术的积累。就像做数学题,不是你把试卷写满就能过的,一定要你费尽脑力,不断打草稿试算才能做出来,并且之前几个小时的努力很可能最后一下就被推翻了。研发芯片蓝图也是,前期几十亿的投资,最后试验发现不行,就都打了水漂。这个投资什么企业也扛不住啊,不如大家都投资同一家企业,让它专门去搞开发,这也比较符合全球化分工。

虽然给各国芯片巨头授权,坐着收钱,但还是抵不过巨大的研发费用,2016年,日本软银花了309亿美元收购了ARM。当时中国也有企业要收购,你们应该知道,中国大企业是从来不缺钱的,但由于这种跨国收购要各国政府部门同意,美国那边从中阻扰,不让中国收购任何一家有真正技术的外国企业,所以只能送给软银。

这里大家应该都可以看到,ARM最开始是英国企业,后面又被日本收购了,为啥还要服从美国的安排呢?ARM的解释是它们的重要技术来源于美国。为啥全世界国家都可以用,就中国华为不能用呢?这就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一个实质,是美国通过高科技控制全世界的事实。你能接受别人在你的帮助下超过你吗?我们或许可以坦然接受共同进步,但美国不愿意,你有一点要超越它的势头,或者把该它赚的钱赚了,你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中国移动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研究自己的3G技术的时候,大家都在骂:花那么多钱研究的那么垃圾,有现成的便宜的不用。

还有某位经济学家说的,中国没必要死守耕地红线,我们可以靠国际粮食市场满足自己的口粮。

还有那些要求加入国际分工,一切标准按国际来,不能保护国内企业,让外国软件进来自由竞争。

还有人说,外国用了都没事,就我们要搞自己的标准,就是浪费。但他们不知道,没有一个外国能像中国一样挑战美国的地位,日本曾经有过,然后现在呢?

中国手机销量应该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但我们的手机厂商没有一家能够从配件到系统完全独立生产的,都要依靠外国,当然美国也要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组装。但是,利润的大头都是美国占的,我们中国手机厂商只能喝汤。一旦你也想吃肉了,华为的待遇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