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国内居然会上映这么血腥的影片

刚看完了《南方车站的聚会》,对这部电影,期待了很久,而最终,它也没辜负了这一份期待。

这部电影,有惊喜,有亮点,有反转,光凭这三点,就足以让它得到8分以上的成绩。

首先,惊喜在于,它让我看到了国内电影少有的让人肾上腺素激增的那种镜头,那种镜头,国际上首推的就是昆汀,他的电影,将血腥和暴力美学结合,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极大冲击。

而在国内,可能是审查制度的限制,以往能看到的都是浅尝即止,关于这一点,我很理解那些导演的做法,要想上映,必然就要做出牺牲。

但在这部电影里,有两个镜头的出现,真正的让人起了鸡皮疙瘩。大家都应该看过《死神来了》,里面有一个一群人在公交车上被细线人身分离的镜头。但假如将细线换成一块铁板,公交车换成一辆时速100公里的摩托车呢?当摩托车在夜色下高速狂奔,突然间,身子和头分离,血液从断脖处喷射而出,头不知掉到哪里去了,只有身子和摩托车一动不动的躺在月光下,那种感觉,有种变态的美感。

我以为这就是这部电影最高能的镜头了,但有一个更大的惊喜在后面。前面那个高能的镜头是模仿,但这一个,完全就是原创了。将一把伞从人的腹部捅入,然后用力,直到捅穿,在他呼嚎的时候,打开那把伞,任他因痛苦而挣扎,伞在摇晃,粘着血,像一朵盛开的花,随着人,在翩翩起舞。

我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出来这个镜头的,但是,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镜头之一。有时候,血不用流的很多,伤口也不用开得很大,血腥的美感,在含蓄中,也能让人浑身战栗。

亮点很多,我只挑两个最突出的,一个是做到了极致的真实感。电影设定的场景是在09年,一个小镇或县城里发生的故事。我是出生在这种地方,生活在这种地方很久的人,所以我对于里面的场景会很熟悉。

但是,这部电影居然让我找不到一个突兀的镜头,不管是摩的司机,路边小摊,施工的横板,满地的水泥坑,完完全全是记忆中的模样。那些砍人的小混混,仿佛就是我小时候的那些人,一样的年轻气盛,一样的胆大妄为。

我完全沉浸在电影里,因为它给我营造的真实感太强烈了。

还有一个就是演员全程都是用方言来对话。这部电影用的是武汉方言,而男主胡歌是上海人,女主桂纶镁是台湾人,说几句方言不难,难的是连贯的说一大段方言。我不是武汉人,所以不知道具体说得怎么样,但,他们做到的程度,已经能让我们观众深深入戏了。

接下来再说一下反转。当然,我得说,这部电影里设定的反转并不太惊艳,在我看来,甚至不如孙红雷的那部《全民目击》来的让人意想不到。我相信,只要观影数量够多的观众,大多能在三分之二处看出来结局。当然,这不是个减分点,这部电影足够好了,不能要求一切都尽善尽美

说完小的方面,我想再说一下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受。首先一点,导演很会讲故事,这部电影是刁亦男自编自导的又一力作,刁亦男的导演风格我很喜欢,专心讲好故事,不需要花里胡哨的炫技。

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前,有一部《你是凶手》先上映了,王昱导演,小宋佳和王千源主演的,是一部翻拍剧。剧本是个好剧本,但导演的风格我却不太喜欢,一些莫名其妙的镜头,稍显有些乱的剪辑,始终没有让我有个流畅的观影体验,所以尽管最后的结局很不错,但我还是不想给这部电影打高分。

我始终觉得,一个导演,首先要讲好一个故事,炫技的拍摄手法,剪辑手法是用来锦上添花,不是用来支撑一部电影最基础的根基的。

说完电影,还是说一下演员吧。其他人就不说了,影帝影后的,最差的也就是黄觉了,但黄觉也是影帝提名常客,而这些人,都给胡歌做了配角。

胡歌以前一直混迹在电视圈,这部电影是胡歌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怎么说,中规中矩吧,演技撑得起一部电影,但没有像易烊千玺一样给我很大的惊喜,也许是对胡歌的期望太大,更也许是我已经将他作为一位老戏骨看待,老戏骨拿出这样的表现,也只能说一般。

总而言之,一部好电影,值得大家去电影院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