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卓越管理公司的实践:中国式“高韧性企业”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中国企业上了一课。面对未来诸多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全球秩序的动荡和多变,企业如何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追求卓越的中国企业需要考虑系统地打造自身的“韧性”能力。

德勤中国联合新加坡银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合作伙伴推出“民企卓越管理公司(Best Managed Companies,以下简称BMC)”项目。德勤全球BMC项目有27年历史,其宗旨是发现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卓越管理水平的企业。BMC项目全球评选,从战略、能力、承诺、财务四个领域全面评价企业管理的卓越性。在今年的项目评选中,项目组发现,企业“韧性”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要。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近期采访了龙湖集团CFO赵轶、德勤中国市场与国际部主管合伙人杨莹,以及德勤BMC项目团队,共同探讨“高韧性企业”的共性特征、全球最佳实践、中国企业的“韧性表现”,以及未来的提升方向。

德勤中国市场与国际部全国主管合伙人 杨莹

高韧性企业是什么

杨莹说:“根据德勤全球领先企业咨询实践的总结,卓越企业都具备我们称之为‘高韧性企业’的特征。所谓‘韧性’,就是一种根据环境灵活适应或者及时调整的能力,韧性越好,就更富有弹性,而‘高韧性企业’,就是一个组织不仅能够长期生存而且要跨越多个经济周期繁荣发展、历经时间考验。针对这次疫情,德勤建议企业不但要短期应对、迅速复工,而且面对未来的更多不确定性,能够‘向远而生(from survival to thrival)’。企业拥有越长期的使命感,且与社会的福祉相关,企业的生命力也越强。”

德勤发现,“高韧性企业”普遍具备“战略适应力”和“组织反脆弱”两大特征,同时对应三种能力,包括: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领导力和组织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考虑这三种能力的不断迭代升级。

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指企业战略适应性高、能预知及管理变化。短期看,它要求企业及时分析外界环境对基本面(需求和用户行为)造成的影响,反思相关决策;长期看,企业须注重感知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针对不同“情景”进行战略反思,保证有适应方案。同时,企业应更关注“多元利益相关者”,创新商业模式,将企业和社会更好地融合,塑造“社会型企业”。

领导力和组织能力——指企业坚守“核心价值观”,并建立强大的、敏捷反应的组织能力。这种能力意味着组织治理模式更加开放、包容、信任、敏捷。短期看,需要领导者勇于承担风险,对机遇迅速响应;长期看,须建立高度的“承诺”和创新文化,简洁高效的企业治理模式以及自我驱动的组织执行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这一方面指企业面对威胁时能快速响应;另一方面强调企业提前准备应对风险的预案。短期看,企业需要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有良好的现金储备、成本管控能力;长期看,企业须系统性地建立“业务连续管理”、危机管理能力及战略性风险管理能力。

实际上,危机应对是与企业常态管理紧密结合的。“韧性”能力是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亟待打造的重要能力,不仅在短期要“活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加码“长期战略”。

高韧性企业的全球实践

BMC主管合伙人赵健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韧性”能力为企业创造了持续价值。国外百年老店以及众多一流企业经历多个经济周期,在设定战略方面会比较全面和成熟,而越是有长期使命感的企业,就越有生命力。韧性应对能力对企业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韧性就等于企业的抵抗力,抵抗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的反应能力,所以“高韧性企业”就是免疫力好的企业。

亚马逊的“变”与“不变”。贝索斯1995年创立亚马逊之初,就立志于推动社会效率的提高。亚马逊的业务一直都在改变,从网上书店、电商、Kindle,到流媒体、智能硬件、云服务及无人机送货等。但其创造社会价值的初心贯彻始终。亚马逊的战略目标有序实现,都是在思考变与不变,并以最快的速度去适应全球不同地区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用“顾客至上、超长期思考、对创新的热情、远见卓识与领导力的14条准则”的核心价值观去实现其财务目标,即“长期的自由现金流最大化”。

日本家族企业兄弟工业的“百年传承”。日本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领先的缝纫机制造商,是寿命已达110年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出口依存度高的兄弟工业,因国际汇率变化而收益结构备受打击。集团随后开展多元化经营分散业务风险,但经营资源分散难以享受规模经济的优势,业绩依旧低迷。为克服业务组合和经济周期的困难,公司成立了“21世纪委员会”,就公司应有的愿景、业务结构进行讨论,提出中长期的经营改革方案。其重点是要把公司的业务结构聚焦在创意领域和时尚领域,坚守“用心做好物”的企业基因,同时进行更为彻底的结构改革,并构建业务综合管理体系,使得企业在应对危机时能坚守价值观并不断建立战略新视野、及时调整业务组合,蓬勃发展至今。

杨莹说,从很多类似的国际公司案例可见,对规模型领先公司而言,不确定性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驱动因素。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准入门槛,为新兴创业公司创造机会,这就需要企业敏锐地做出反应,战略制定和执行都需要更高的灵活性,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中国式“高韧性企业”

BMC项目团队研究了众多中国领先企业,对于如何“跨越不同经济周期,实现持续经营”,龙湖集团和复星集团的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

龙湖集团自创业以来,始终坚持稳健清晰的经营策略,围绕客户需求制定战略方向和完善运营体系,亦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提升组织的应变能力。近年来,龙湖正在进行“平台+端”的管理模式探索,旨在提升公司运营体系在波动市场的敏锐度与执行力,也是“高韧性企业”策略。龙湖用“变·定·行”3个字开启2020 —— 变,即拥抱变化;定,即坚定战略;行,即知行合一 —— 这可以看作是龙湖集团对“高韧性企业”的思考与诠释。“没有永远朝阳蓬勃的行业,但是可以有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其关键在于从坚定战略和拥抱变化中找到平衡,并有效赋能于组织一线。” 龙湖集团CFO赵轶说,“企业文化的长期贯彻,坚持稳健的财务风格,是穿越周期的底气;同时组织战略能力、数据后台、空间占位以及维护客户黏性等多面均衡,实现了龙湖稳健与创新的平衡,也是我们的反脆弱管理之道。”

复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广昌在《一个公式、四个维度、赢未来十年》一文中提到,通过“高度×速度 ×时间 × (1-偏离度)”策略抓住“短期发展动力不足,但长期看是全球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中千里马企业”,是复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度即全球和中国双轮驱动;速度是供应链能力打造与数字化为产业提速;时间是匠心和创新;最后减少偏离度是指坚持做对的事情。高度、速度和时间是复星未来增长的三要素,但减少偏离度的重要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为了减少偏离度,复星除了不断自省,也在进一步提倡竞合。竞合,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敬畏。

BMC项目总监桂晏总结,项目组分析BMC的获奖企业和候选企业,发现中国头部民营企业已有一批具备“高韧性企业”的特征。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如何建立“长期思维”并打造“系统化组织管理能力”,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BMC项目评选卓越管理民营企业从战略、能力、承诺和财务实力四个方面全面评价,很多中国企业在除了承诺之外的其他三项都表现出色,唯独承诺方面,与卓越管理还有距离。而承诺主要考验的就是企业文化、持续投入人才发展以及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杨莹说:“在未来,不确定将成为常态。中国企业对‘有形能力’理解普遍很好,但是对于无形‘软实力’的锻炼和培养方面很欠缺。但实际上,卓越管理企业须不断向内外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要始终‘做正确的事’。我们发现,员工在有社会使命感的公司工作他们会更有激情。同时,客户如果觉得企业具备社会使命感、有担当,也会放心地选择你的产品和服务。”

赵健表示,卓越管理公司都能恪守企业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它们“定位独特”,不仅局限于商业价值领域,而是致力于给世界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它们懂得如何突出企业的独特优势,懂得自身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到全世界最出色;它们“稳定持续”并配合灵活的战略、组织设计调整,它们知道什么是不变的持续一贯的使命与定位,什么是可变的策略和运营方式。一流企业普遍拥有“战略耐性”和“组织韧性”,这能产生持久的内在力量,使企业不断更新、成长,向远而生。

齐菁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约撰稿人。

项目组联系人

周锦昌

主管合伙人

德勤中国民营企业与私人客户服务

电邮:wilchou@deloitte.com.cn

赵健

主管合伙人

中国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项目

电邮:jizhao@deloitte.com.cn

桂晏

项目总监

中国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项目

电邮:yagui@deloitte.com.cn

刘忆濛

项目经理

中国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项目

电邮:stliu@deloitte.com.cn

刘明宇

项目顾问

中国民企卓越管理公司项目

电邮:jennymliu@deloitte.com.cn

投稿及内容合作 | zhenminma@hbrchina.org

广告及商务合作 | luojiajin@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