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文,“潮海关旧址”跻身“国保”

10月16日《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印发,公布了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62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50处)。其中,汕头海关“潮海关旧址”榜上有名,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

上图 外马路副税务司公馆

下图 礐石副税务司公馆

该旧址包含潮海关钟楼、高级帮办宿舍、低级帮办宿舍、外马路副税务司公馆、礐石副税务司公馆等5处海关历史建筑,分别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开埠区和濠江区礐石半山,系汕头海关前身潮海关的总关办公大楼、税务司(相当于现在的海关关长)和高级职员在汕头市区的寓所,为汕头市区现存为数不多仍保存完好的

清末民国时期西式洋楼,也是见证汕头这座百载商埠商贸发展和变迁的地标式建筑。

上图 低级帮办宿舍 下图 高级帮办宿舍

这5栋历史建筑分别建成于1898年至1922年间,其中,“潮海关旧址”项目中的潮海关钟楼始建于1919年,1921年竣工投入使用,是汕头开埠以来最早的建筑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早期海关钟楼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汕头海关的前身“潮海关”一直在此楼办公。作为汕头百载商埠沧桑巨变的见证者,旧时汕头就有“钟楼鸣,午炮响”的说法,老一辈的汕头人都把潮海关钟楼钟声作为标准时间。

上世纪二十年代时期海关钟楼与验货场

据了解,“潮海关旧址”五处文物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典雅庄重、整体划一的建筑风格和特殊的内部结构在全国沿海各海关中独一无二,尤其是建筑物内部十分科学的隔热和放热措施设计,为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众多洋楼所罕见,其复杂的施工工艺曾引起省文物专家的高度关注,具有极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近年来,汕头海关牢牢把握弘扬海关历史文化、传承潮汕传统文化、服务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角色定位,热忱推进“潮海关旧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2018年初,汕头海关启动将5栋省级文物“打包”申报“国保”的工作,历经近2年的不懈努力,“潮海关旧址”在汕头市10多处报送的文物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

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原海关钟楼)

“潮海关旧址”这次跻身“国保”,是汕头海关多年来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和发扬,加强文物保育活化的又一个成功范例。2008年10月,依托潮海关钟楼修缮而成的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建成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成为粤东地区研究外贸和海关历史的一处“文化高地”,也成为展示汕头海关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2014年底,该馆被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还通过文物修复保护与陈列展出相结合的做法,不断丰富藏品,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历史文化研究层次,实现全天候、开放式展览,今年预计将接待观众达30000人次。

供图: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

祖国母亲,我们是深爱您的关院人

多地查获走私冻肉,谨防“洗白”流入市场

水客走私“耐克”鞋,海关一举查获1400余双

慧眼明鉴护蓝天

倪岳峰调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海关

秀米账户:gmsbweixin@126.com

报纸投稿:zggmsb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