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2019年报点评:营收增长显龙头本色,苦练“内功”待行业回暖

华创证券发布投资研究报告,评级: 推荐。

中国巨石(600176)

事项:

中国巨石公布2019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04.93亿元,同比增长4.59%;归母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10.32%;EPS为0.61元/股。

评论:

全年收入增速放缓,Q4营收回暖提速:公司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4.59%,而净利同比下滑10.32%,净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我们认为主要系前期池窑产能扩张加速,行业供需失衡,供给端放量冲击产品价格回落所致。分季度看,Q1-Q4单季营收增速各为+0.06%、+1.70%、+2.49%、+14.65%,Q4营收提速主要受行业景气度回升,玻纤价格企稳上涨影响。

毛利率实际下滑约6%,玻纤价格下跌是主因。公司2019年毛利率35.46%,较上年度下滑9.65%。受新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将原部分销售费用中的运输费重新分类至营业成本,我们将运输费剔除后,测算毛利率约39%,实际下滑约6%;结合年报我们测算出产品单吨价格下跌约8%,可见价格下跌是毛利率下滑主因。受美国基地投产转固影响,折旧同比涨10%,单品折旧约625元/吨,同比增0.6%,对成本影响有限。我们认为随着对前期产能的消化,行业供求格局将改善,玻纤价格已逐步企稳回上涨,依托领先行业的成本优势,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按旧准则回溯期间费用率水平略有上浮,费用控制整体良好。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14.64亿,按旧准则追溯为17.91亿,占营收17.07%,同比增1.58%。其中,财务费用5.15亿元,同比增51%,财务费率4.91%,同比上升1.51%,主要系需要资金投入,各基地推进智能化改造,加之2019年度行业不景气,外部融资增加,财费上涨。整体来看,财务费率仍处于公司历史时期的较低水平。销售费用(按旧准则)、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的费率水平同比分别+0.11%、-0.17%、+0.13%,与18财年基本持平。综合来看,费用控制整体良好,对净利率水平影响有限。

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主要系政府补贴与资产处置损益增加所致。报告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72亿元,同比增加2.93亿元。其中,政府补贴1.44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29亿元,同比增加1.34亿元。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使公司净利率降幅收窄,降至20.14%。

各项战略稳步推进,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1)智能化改造巩固成本优势:桐乡智能制造基地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超预期,将加速其他五大基地智能化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2)创新硕果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公司E7配方升级,E8高模量配方实现池窑生产,全年开发出9项新产品,原料自制、浸润剂性能改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3)产销全球化夯实国际竞争力:公司现已布局埃、美、印三个海外生产基地,可实现“以外供外”,资源优化配置。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维持预计2020-2022年公司EPS各为0.67/0.83/0.96元,对应PE各为12x/10x/9x。我们认为随着玻纤供求格局改善,玻纤价格底部基本确认,2020年玻纤价格有望实现温和上涨,加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绝对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0年15x估值,目标价为10.05元/股,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全球扩散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