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or噱头?比亚迪“刀片电池”暗藏专利风险!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能力与充电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这都与其核心部件电池密切相关。


3月29日,比亚迪发布会官宣“刀片电池”已经实现量产,首款搭载在比亚迪C级轿车“汉”车型上,预计今年6月份在深圳投产上市,续航里程600公里,零到百公里加速3秒9。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要把“自燃”一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磷酸铁锂将重回赛道?比亚迪曾错失动力电池市场黄金期


目前,乘用车以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为主,客车则以磷酸铁锂为主。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曾经说过:“日本人发明了锂电池、韩国人把它做大,中国人把它做到世界第一。”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唯有中国还具备完整且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链。


2012年,国际锂电巨头美国A123破产,标志着磷酸铁锂电池走向没落。但到了2020年2月,特斯拉称将采购宁德时代无钴电池,再次引爆了磷酸铁锂电池。


因为部分专家分析得出,该无钴电池其实就是宁德时代最新的磷酸铁锂CTP电池(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同一种技术)。一时间,磷酸铁锂相关企业纷纷涨停,反之钴业公司则全线大跌。磷酸铁锂复兴呼声一路高涨。


1994年,比亚迪白手起家,但前期公司动力电池的产能有限,主要满足自用错失动力电池市场黄金期。尤其是2017年以后,不对外供货的比亚迪电池,无法与其他主流车企优先合作,从而丧失进一步抢占市场的先机。而恰恰是那段时期,宁德时代超越比亚迪,成为行业老大。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有宁德时代1/3。


除动力电池外,比亚迪还有诸多新能源业务受制于垂直整合模式,错过了市场先机。


创新or 噱头?300多项核心专利暗藏风险


许多网友认为,所谓“刀片电池”只是比亚迪宣传用的商品名字,并非如字面所说的新型电池。两次透露“这种新型电池多达300多项的核心专利”的消息,都使其股价连续上涨2个交易日。然而,比亚迪宣称的300多项专利却遭来一片质疑声,有人认为他们是拉动股价上升的一种噱头。


笔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检索到,比亚迪的电池方面有5000多项专利。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发明专利2500多项,包括“动力电池包及电动车”、“电池包、车辆和储能装置”、“动力电池包及车辆”等等。这些专利中,已经授权的有效发明专利就有1200多件。因此,数千项专利中,拥有300多项核心专利,并不为过。



这里让人担心的,不是比亚迪的专利数量,而是专利质量。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利战已经打响。2019年9月,吉利起诉威马知识产权侵权索赔21亿(虽然目前撤销部分诉求,但案件仍继续)。2020年1月,宁德时代起诉江苏塔菲尔电池专利侵权,索赔1.2亿。需要强调的是,在专利战中,质量越高的专利,权利会比较稳定,越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效仿。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比亚迪“并没有重新发明铁电池,只是重新设计了外观和电池包”,这就暗藏着专利侵权的风险。尤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不经过实质审查,稳定性较低。一旦落入竞争对手(比如宁德时代CTP电池)的专利权保护范围,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动辄上亿的索赔,对原本就不景气的比亚迪,只能是雪上加霜。


据悉,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两大优势:强度和安全。但是,未来表现如何,不仅要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更要等待专利技术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