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耳朵经济”催生新职业

图说:疫情期间主播在话筒前分享动人故事,通过喜马拉雅触达众多受众 采访对象供图

  湖北十堰人蒋超和家人一起搭了一个临时录音棚——墙上钉钉子拉线,把旧蚊帐支起来,窝在里面录制有声小说《大庸医》;10岁女孩高若涵推出“思思讲故事”,受到很多小朋友欢迎;教师文倩不仅录了很多儿童节目,还为家乡录制疫情防控通知……疫情中,很多普通人在喜马拉雅平台拿起话筒当主播,用声音陪伴每一个疫情不眠夜。

  宅家听书,正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喜马拉雅快速上线几十档疫情专题专辑,包含疫情关注评论、防护科普、播客心声、儿童防护等,截至3月1日,喜马拉雅抗疫相关内容总播放量达7亿。

  在喜马拉雅平台,有超过1000万主播入驻。疫情期间,不少主播的粉丝量大幅度增加。不少身处疫区的湖北主播坚持日更节目,用声音给大家带去陪伴。实际上,喜马拉雅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的“耳朵经济”生态体系已日渐成熟,不但催生出新的职业,也创造出不少新就业机会。

  2019年,通过“万人十亿新声计划”,主播从喜马拉雅共获得16.34亿元现金分成。新职业的诞生,往往与行业的蓬勃发展相伴。成立7年多以来,喜马拉雅的激活用户已经超过6亿,活跃用户的人均日收听时间超170分钟。

  疫情加速了“耳朵经济”的发展。喜马拉雅联合“平安好医生”推出的“名医在线免费咨询”公益活动深受老年朋友欢迎,相关直播参与超1.2亿人次。喜马拉雅儿童版也迎来众多儿童听友。疫情期间,喜马拉雅免费送出价值超过1800万元的儿童版会员月卡,“米小圈”“奥特曼”“小猪佩奇”“你好呀故宫”等10万多个儿童故事,都可以免费收听;平台还支持学生居家学习,上线“在家上课”频道和“每日一课”直播计划,整合旗下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统编教材、少儿英语、国学科学启蒙等精品课程,同时提供小学到高中的学科直播课。亲子儿童内容日均播放量比去年春节增长了128%。

  在物质消费市场呈现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还未被深度挖掘的精神消费市场蕴含着的巨大供给潜力。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认为,新消费时代,用户不仅关注内容与服务,更注重自我成长与精神消费。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非常强烈。

  互联网音频发展市场广阔,尤其是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展现出巨大潜力。余建军表示,喜马拉雅将进一步扎根上海、着眼全球,在更好满足现有用户有声阅读需求的同时,针对移动人群、一老一少等进一步丰富产品、优化体验,力争实现人群的更大覆盖、企业更大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