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报复性消费"要来?三条主线配置消费股

与历史上的传染病疫情一样,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也是首当其冲的。一季度电影票房几乎全军覆没,疫情大规模防控下的人口流动减少也导致线下旅游、餐饮服务在春节期间大量的取消,汽车、家电销售大幅下滑。不过,

当前国内疫情胜利在望,展望二季度,春暖花开时消费行业有望迎来布局机会,逻辑如下:


1、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及各地干部带头消费、消费券补贴等提振消费政策集中出台,有望改善二季度消费增长。


2、海外流动性危机导致外资流出,之前外资持股较高的消费龙头受到抛售为内资重新提高对消费股的定价话语权提供了契机。


3、资本市场恐慌进入下半场,长线资金价值投资时机已到,消费具有长期超额收益的护城河,是价值投资的重要方向。


非典复盘的启示


通过梳理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A股各板块的表现可以发现,消费股随着疫情的结束而出现反弹。


1、疫情扩散高峰期,绝大多数行业均出现下跌,消费行业整体下跌更多,表现好的主要是避险板块,如公用事业、银行等。


2、疫情控制期,随着市场交易情绪的释放和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市场各板块普遍反弹,成长和前期跌幅较大的消费板块反弹幅度靠前,而前期表现靠前的医药生物、银行、汽车表现靠后。


3、疫情后期,部分消费行业表现靠前,如前期超跌严重的休闲服务、交通运输、上市公司业绩较好的轻工制造等,而汽车、银行、非银等继续大幅跑输指数。


4、随后股指一路下跌的2003年三季度,市场消化当年8月提准的流动性冲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表现更多地回归到自身的基本面,当时景气度较高的采掘、钢铁、有色等周期行业率先反弹。


可以看出,消费行业在疫情扩散高峰期表现相对较差,短期市场情绪快速释放后,超跌幅度较大的消费行业会出现一波明显的反弹行情。


三大主线护航消费板块


此时我们建议储备消费标的,一方面是从非典复盘逻辑看,在疫情冲击后,科技、周期轮番出现修复行情后,短期消费股也可能存在轮动修复机会;一方面是从周期轮动的角度看,伴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逆周期调节将会加大,有助于加速修复居民部门现金流量表,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疫情日渐得到控制,也将会为居民部门消费活动恢复正常创造越来越有利的条件。


具体配置逻辑上,我们建议关注如下三条线:


1、买入价值:相比2003年,一些消费品牌逐步进入成熟期,相关行业格局改善,龙头公司开始具备更稳定的护城河,在此逻辑下,建议关注各消费行业龙头股。


2、买入成长:疫情结束后的市场表现仍由基本面主导,而疫情给居民消费习惯带来的深远影响更是长期中值得重视的方向,从而为一些细分消费领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


3、延迟消费:对汽车、家具家居、餐饮旅游等领域的消费活动而言,疫情更多的是推迟其消费,而非消灭这种消费需求,一旦疫情结束,前期压抑的可选消费需求,有可能迎来集中释放。

更多财经热点、投资策略,请关注VX公众号“股海小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