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育己 诲人不倦

◎肖 玲


读诗歌以灵秀,读自然以深沉,读伦理以庄重,读逻辑以善辩。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过:“一部经典的作品,是一本每次品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假期之中,我又重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

品读中,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经历——认真备课讲课,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给学生以专业的指导与教育,可是这样就够了吗?回到家乡之前,我在外地一所小学任教。学校的学生很多,去学校的路很窄,每天早上那一段路都被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摩托车,自行车堵得水泄不通。平时我都会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去学校,以避开上学高峰。那天早上有事耽搁了,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堵车大部队”,我心急如焚,看着双黄线另一侧通畅的回程路,犹豫再三,自行车一拐逆行赶到学校。这天中午吃饭时,班里一个成绩拔尖的孩子端着饭碗来到我面前:“老师老师,早上我看到你了,我是跟在你后面走的,从另一边走,果然快多了!”我顿时愣住了:“你跟着我逆行了?”“对呀,平时都不敢,从来都没有这样走过,没想到这么快!老师你好聪明!”那天我临时把自己的英语课改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主题班会课,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看到了我的行为,又有多少孩子会模仿我的行为。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释惑也。”又云:“师者,为人之表率也。”心理学上讲过,学生的行为有天然的向师性,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孩子。好思想如是,坏习惯亦如是。如管刚所言,我们不能做一板一眼的教书匠,固步自封,原地踏步,十年如一日地倾授知识,而要做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反思、以德服人、终身学习的教育家,静为楷模,动为表率。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轻易放松,侥幸放纵。

走上讲台我们是老师,传授知识。走出了教室,学生眼里的我们仍然是老师,是行为榜样。教师这个职业的超强引导性要求我们,校内校外,行为规范不宜异同,要时时注意,刻刻警醒。育己,不仅指对自己的反思,更是指反思过后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重规范和进步。

为师者,先育己,方能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