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降泛海控股(00046.SZ)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至“CCC+”


久期财经讯,3月19日,惠誉将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Oceanwide Holdings Co. Ltd.,简称“泛海控股”,000046.SZ)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和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下调至“CCC+”。其高级无抵押评级的回收率评级为“RR4”。

评级下调反映了,泛海控股为弥补今年现金流出而实施的融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泛海控股正在转型为一家金融集团,但其房地产业务存在巨额债务。该公司依靠出售房地产资产和其他流动性来源来偿还债务,并满足持续的运营成本。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流动性紧张:截至2019年底,泛海控股持有可用现金约20亿元人民币,不足以支付其441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短期债务。在302亿元的短期银行和信托贷款中,有256亿元是以土地、房地产项目和金融机构股份为抵押的。惠誉认为,很大一部分有抵押贷款可能会被展期。

然而,要偿还一年内到期的139亿元人民币未偿债券,以及惠誉估计2020年约100亿元人民币的运营和财务成本,则取决于泛海控股清算其出售的美国资产,并获得如下所述的额外流动性来源。

再融资计划的不确定性:泛海控股预计将通过出售房地产和资产、政府对一级土地开发的补偿、战略投资者的注资、金融机构的分红和新的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至少280亿元人民币。不过,惠誉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些融资渠道面临着很高的执行风险,尽管该公司一直在努力确保这些融资渠道的安全。

资产处置延迟:泛海控股宣布,由于COVID-19爆发导致项目尽职调查中断,完成其美国资产出售的最后期限已从最初的3月5日推迟至3月31日。这些资产的成功出售将成为偿还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到期资本市场债务的重要资金来源。

不过,泛海控股表示,自2020年初以来,该公司已获得31亿元人民币新的银行贷款和10亿元人民币的房地产销售收入,这些资金可用于支付Oceanwide Holding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II Co., Ltd发行的2.8亿美元票据,该票据将于2020年4月可回售,以及Oceanwide Holdings International 2017 Co., Limited发行的4亿美元高级票据,该票据大部分将于2020年7月到期。泛海控股有足够的额度将资金转移到海外偿还票据。

业务转型:泛海控股正在转型为金融集团,2020年1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泛海控股的行业类别从“房地产业”变更为“金融业-其他金融业”。泛海控股拥有大量的房地产资产,惠誉预计该公司将继续出售房地产资产,用于偿还债务和运营目的,直至其成为一家金融集团。

评级推导摘要

泛海控股的评级反映了其资本市场短期到期债务再融资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该公司的评级受到合同销售/总负债(不包括其金融机构子公司)低于0.25倍的限制,这是所有获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中比率最低的。由于内部流动性不足,该公司也是当中杠杆率最高的公司之一。

关键评级假设

本发行人评级研究中惠誉的关键评级假设包括:

-未来两年内没有收购新的土地

-2020年和2021年合同销售额为60-70亿元人民币(2019年:80亿元人民币)

-房地产开发EBITDA利润率,不包括资本化利息,在2019-2021年为35%-40%(2018年:41.5%)

-稳定的金融机构分部业绩

-未来两年内不会对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投资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的未来发展因素包括:

-向可持续金融集团的成功转型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的未来发展因素包括:

-发生重大延误或不履行资产处置及其他筹款活动

-无法维持现金以覆盖连续六个月的现金流出需要和债务到期

流动性与债务结构

流动性紧张、再融资具有不确定性:截至2019年底,泛海控股持有可用现金20亿元人民币,不足以支付441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短期债务。在302亿元人民币的短期银行和信托贷款中,有256亿元人民币是抵押贷款。惠誉认为,大部分有抵押贷款可能会被展期。对于一年内到期的其余139亿元人民币债券,104亿元人民币将于20日到期或有提前行使回售权。

泛海控股今年早些时候发行了16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公司债券。该公司已制定了2020年再融资的详细计划,预计将新增流动资金280亿元人民币。不过,惠誉认为,泛海控股再融资计划执行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使得泛海的流动性缓冲能力有限,因为该公司有沉重的利息负担和大量的运营支出。

根据惠誉的政策,发行人提出上诉,并向惠誉提供了额外信息,将导致评级行动与最初的评级委员会给出结果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