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树叶 — 宋 · 谁与争锋

时间的脚步走到了宋代,茶作为饮品全面普及,成为街头巷尾的寻常之物。它开始往两极方向快速发展:一个俗的方向,市井大众;一个雅的方向,高山仰止。

在大众方向,茶在路边茶肆里变得越来越繁荣。宋代的商业服务很发达,人们能在不同季节买到不同的饮品。茶肆里冬天有七宝擂茶,夏天有冰雪甘草茶、雪泡梅花酒、还有木瓜汁、卤梅水等等。从《清明上河图》中就可看到茶坊林立,繁盛一时。

▲现代版七宝擂茶

▲《清明上河图》中茶坊的细节

那时的茶肆贩卖很像今天的饮料广告。这些饮品都号称有一定的养生功效,比如美容、祛暑、驱寒,花样百出。茶和各种饮品争奇斗艳,共同繁荣着市井文化。

在雅的方向,茶由于宋朝皇帝的喜好,在宋徽宗时抵达高峰。宋徽宗是个文艺青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写了一本讲茶的专著《大观茶论》。他仿照陆羽《茶经》的体例,介绍了宋代变化之后茶的种植、制作、饮法等等。比如宋代饮茶的方法跟唐代的煮茶法已经不一样,叫做点茶法,有点像冲冲剂,用茶筅快速搅动茶汤形成乳状泡沫(日本茶道就是来自宋代的点茶法)。

▲日本抹茶

宋人饼茶

宋朝皇家专门在福建设立官方茶园。出产的官方茶重质不重量。据说采茶一定要在日出之前,一定要用指甲而不能用手指,因为手指上的汗会污染珍贵的嫩芽。

唐宋时期,高档的茶叶都要蒸过之后,再压制成团饼状。宋茶当中最高端的当属蔡襄督造的小龙团茶,据史料记载“建州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蔡襄所造小龙团茶产量极少,以二十饼为一斤(宋制16两为一斤,一斤约等于现代的650克),每饼制作成本二两黄金,只进贡给皇上,大臣们一般是得不到的。

▲龙团凤饼样式

欧阳修就评论道:“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据说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的欧阳修在朝为官20年间,也只不过获得过一饼小龙团茶,其价值显而易见。


宋人点茶法

宋人的点茶法沿袭唐人,又有所创新和追求。因为赵佶和蔡襄的著作,今人很容易了解宋人点茶的步骤和工序。


▲点茶作为上层品茗游艺,是修身养性的雅事

第一步:烤茶

先将存放经年的饼茶(因有陈味)放进沸水里浸湿,然后刮掉饼茶表面的油膏,再小火炙烤干燥,当年的新茶则可免去这一道工序。

第二步:用茶碾把饼茶磨碎、过细罗

茶碾宋徽宗建议用银制的。唐代煎茶也有这一道工序,但是唐代是将茶碾成细米般的颗粒状。而宋代却是茶叶碾得越细越好,成粉末状。碾完之后要用罗筛筛几次,目的是要使茶末足够细,能融于茶汤中,这样的茶汤才漂亮。

▲精密的石磨能够研磨出非常细密的茶粉

第三步:候汤,谓听声之法。

蔡襄认为候汤最难,未熟和过熟都不好,然而宋代煮水的器具是瓶子,因此看不到水沸腾的情况,只能听声音,因此要把水煮得恰到好处很难。

第四步:熁盏。熁是烤的意思,就是说要先把茶盏温热

茶盏起到保温作用,点茶时不因为点茶过久而茶汤放凉。建盏壁宽而底厚,加热后不易炸裂,最能起到保温作用。

▲兔毫建盏

第五步:用茶勺置入适量茶粉,根据茶量注入沸水,将茶粉调成融胶状。

建盏以青黑色为贵,因为宋人点茶的茶汤色浅,黑色更能衬托茶汤的色泽,因此深色茶盏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混合了金箔的茶粉

▲注水汤壶

第六步:点茶。用茶筅连续注汤击拂,茶粉均匀地融入汤里,茶汤表面形成如雪花一般乳白色的厚厚的泡沫。点茶才算完成。

▲日式茶筅,可见当年宋代的风貌

宋徽宗在点茶上颇有造诣,他在《大观茶论》里将点茶的注水击拂分解成7个步骤,每一次击拂都有用意,真是让人叹服。

第七步:敬茶、品饮。将筛好的茶置于茶托之上,敬与品饮者。

▲刘松年《撵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茶

那么,在宋代怎么判断一款茶好不好呢?一个是汤面是否鲜白,越白越好;二个是汤花咬盏的时间长短,也就是茶汤上乳白色泡沫的存续时间,时间长则为之好。

宋代斗茶除了比茶的好坏,还斗“茶百戏”。在《茗荈录》中有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茶百戏”又称“分茶”。

▲阎立本《斗茶图》(传)

据说分茶有两个方法,比较容易的是用茶匕蘸水点在汤面上,勾画出各色图案。难的是一手提壶注水,控制手势和水流;一手握盏,晃动茶盏,通过这个方法,让汤面上变幻出须臾即散灭的各种图案。(好像现代的咖啡拉花啊!)

▲分茶法勾画出的篆字

建盏

斗茶的绝对骨灰玩家当属宋徽宗。但早期他对斗茶所用茶碗并不满意。当时宫廷所用瓷器多以白瓷、青瓷为主。但这类瓷器胎体轻薄,不利于保温。经过火烤又极易炸裂。颜色青白无法衬托茶汤的发色,内壁咬盏时间短,分茶容易散乱。皇帝老大很不满意啊!蔡襄又一次出手了,在其出任福建转运使期间,建窑的建盏得到大力发展。创造出了诸多适合点茶、斗茶的茶碗。最终得到皇帝大哥的赏识,圆满完成任务。

▲道正庵建窑兔毫「天目」建盏,南宋,十五/十六世纪 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据《大正名器鉴》所记载,此茶盏曾为京都道正庵主人味杏堂(1615?-1690年)所用,后传予大阪藤田家族。


蔡襄在《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烤之久热难凉,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他有效的解决了皇帝大哥提出的所有问题,并发展出诸多品类。如耀变天目,就是诸多名品中的王冠。

▲耀变天目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耀变建盏残器 杭州东南化工厂出土

在徽宗所著《大观茶论》里面也大书特书关于好的建盏的评判标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宋徽宗的这段话从三个角度评判建盏,即盏的釉色、盏的器型、盏的实用,我们来一一看起。


釉色要够美

黑釉瓷器胎底成黑或近似的深蓝色。黑色上有灵动的条纹。饱满如同玉兔的毫毛,细密柔长为最佳。在点茶后,茶汤和毫毛纹理相得益彰。宛若星辰、宇宙。

▲蓝兔毫纹理

▲抽象的纹理让人联想到梵高的星空


器型适度

宋徽宗认为,好的建盏,底部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底部深,茶汤就像直立在盏中一样,易于茶筅击打出乳白的泡沫;底部够宽,才能自如地运转茶筅不受束缚。“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束口兔毫建盏, 撇沿束口,腹部较深,底部宽厚,器型整体较饱满,也比较沉。比较有特点的是束口盏在口沿下有一圈大概1.5厘米左右的注水线,就是向内束成一圈的浅显凹槽,这个槽用于斗茶时把握茶汤的分量,避免外溢。符合“底差深而微宽”,是宋徽宗心中完美的盏型了。

▲束口兔毫建盏

撇口兔毫建盏,口沿向外撇,沿稍有曲折,斜腹或者微弧度。这种大敞口容易散热,是夏天的专用。

▲撇口兔毫建盏

敛口兔毫建盏,口沿微微向内收敛,腹部呈斜的弧形,整体造型比较丰满。以中、小型盏常见,小型的比较常见。有的敛口盏不是圈足,而是圆饼状的实底。此类茶盏多用在大型盏点茶后的分杯,便于茶客饮用。

▲敛口兔毫建盏

有了好茶又有了美器,宋徽宗经常给大臣们点茶,时不时举行茶宴Party。宋徽宗《文会图》描绘的就是这样一次茶宴。

在画面中,二十人或围桌而坐,或举杯品饮,或互相交谈、或独自凝神而思。旁边的桌几上,侍者有的正在炭火炉旁煮水烹茶,有的正在分茶汤——此次文会,显然是一次大型宫廷线下体验活动。

▲赵佶《文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会图》局部

在宋代,由于皇帝嗜茶,茶宴之风十分盛行。除了宫廷及上层社会之外,禅林僧侣的茶宴也很多。在寺院中,众人团团围坐,住持按一定程序冲沏香茗,众人按一定仪式品饮,其后,茶宴诸人赞茶味、论修身、诵佛经、阐佛理。

▲径山寺茶宴图

不过宋代繁复细腻的点茶之法随着一个王朝的消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明初朱元璋废贡团茶后,一个茶叶的全新时代就此开启,茶叶是否因此而消亡呢?散茶又作何表现呢?欲知详情,下次再叙……


END.

【睿格书橱】以餐厨为半径,呈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汇集艺术设计、文化创意、兴趣社交、美食花艺、智能厨房等,都在场景中一一展现,为您提供更饱满的生活美学灵感。

睿格书橱 · 北京 · 悦文空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9:00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39-1号

39-1 RWK,North Fourth R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睿格书橱 · 深圳 · 悦文空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9:00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工业五路万海大厦B座103

103,Block B,Wanhai Building,

Shekou Industrial Road,

Nanshan Distrct,Shen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