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得多用得少,为什么要让智能充电桩抢占物联网市场

什么是物联网?

在现今的数字化时代中,数据是发展的核心。

从技术水平来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皆对数据有高度要求;从应用场景来看,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更需要相关技术的成熟发展,才能实现更有实际、更具价值的落地。物联网作为启动数据收集、联动网络的核心,将在整体产业发展上扮演着最基础又最核心的关键性角色。

物联网在全球舞台上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而物联网之所以在我国表现十分活跃,这其中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

政府在城市间实施物联网增长战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带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快速部署和建设方面,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物联网与众多科技行业息息相关,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就是物联网智能化产物之一。

电动车智能充电桩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电池充满自动断电,如电池或充电器有问题还能拒充并预警,可以解决小区私拉乱扯“飞线”的充电乱象,降低电动车火灾的发生,是应该值得推广的,可是,小编却发现它存在这样的现象:在一个倡导安装智能充电桩的城区,地下车库已安装智能充电桩1230套、充电插头1.23万个,当天共使用5764次,使用率46.78%,不足一半。

装多用少的背后是利益与管理博弈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小区业主反映电动车充电价格不合理。由于区域差异、运营人的不同,导致电价也略有差异,个别地区电价可能稍高,很多车主也就不愿意使用了。其次,小区可规划使用的面积小。据居民反映,小区地下车库面积小,无法划分充电区和停车区,车库只有一面安装智能充电桩,空余面积小,还有一些车主随意停放车辆,导致充电位置被占,很多车主无法正常使用。

另一方面,个别商家以个人利益为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充电桩产品,其安全充电的核心功能大同小异,但很多产品质量并不合格且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充电桩使用率低。

“推不推是重视程度问题,用不用是管理问题”,一位监督管理人员表示,推装充电桩,要同城市规划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居民充电习惯养成、物业管理水平提升等相结合,系统推进,政府尤其要加强政策引导和便民服务,注重长效和实效,把民生实事办好。

可以说,物联网与城市管理也是紧密相连,这正是中国物联网所面临的一大考验。

尽管还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但是我国物联网市场还是有很大竞争力的,因为我们至少有两个机会可以赶上全球竞争者:一是领先的窄带物联网(NB-loT)行业标准,一是人工智能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另外,5G时代的带来也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

由此可见,智能充电桩目前虽说存在管理上的瓶颈,但是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无数获益机会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只有把它合理利用好才能更大程度上扩大优势,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声明:资料由本媒体号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资料版权归原公司、机构所有。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