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危中抢机 下好发展先手棋

刘嘉麟

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顺德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动手早、下手快。

推动发展、引入项目,顺德也是快马加鞭。

3月17日,一场名为“顺德加速度”2020年第一季度顺德区村改及重点项目签约动工系列活动在华桂园举行,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的42个项目正式启动。在这场激动人心的大会后,同一时间,顺德十镇街,一批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全面动工。

成长、开篇是春天的主旋律,在历经寒冬的磨炼后,万物复苏,带来勃勃生机和美好希望。顺德主动适应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形势,继续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令还未脱下口罩的顺德人心中一振。

总能先行一步的顺德,鼓满风帆再出发。身担全省唯一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重任的顺德,正在用实际行动作出高质量发展的“顺德样板”“顺德示范”。

1

没有哪一年,会比2020年更希望被重启。疫情“黑天鹅”的出现,让中国经济受到影响。如何让经济“热启动”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

在传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受疫情影响,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来。出口受到目前全球愈演愈烈的疫情影响,或许也难有强劲表现。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凸显。

谁能搞好投资谁就掌握了“热启动”的钥匙。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盛松成教授认为,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投资将在我国今年经济增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目光回到顺德,随着形势的发展,顺德仍面临着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的形势。中央、省、市要求,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变,顺德该怎么办?

由于疫情而受到影响的经济,以推进“投资”为抓手,快速动了起来。继上周召开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会后,就在17日,顺德举行了“顺德加速度”2020年第一季度顺德区村改及重点项目签约动工系列活动,42个项目启动,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

顺德的投资彰显了哪些特点?“着眼长远、务实推进、有效投资”12个字是最好的形容。

42个项目中,21个村改项目从去年开始,顺德便已经开始着手推进,它们关系到顺德未来发展大格局;15个区重点项目投资方都是各自行业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和隐形冠军,涉及智能家电、机器人、生物医药、产业总部等项目;6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涉及道路桥梁、体育中心、医院等,都是顺德急需的项目。

42个项目契合顺德长远发展需求,是为顺德“补”短的,更是有效的。尤其是“有效”特别关键。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国家一再明确提出,要“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有效”即是要综合考量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问题:一方面需要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则要谨防背后的债务金融风险。

顺德的投资都是顺势而为,甚至很多项目都是企业主动“找上门”。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占全部签约项目的60%。他们将成为顺德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顺德的投资方式为其他区域树立了样本。

2

相对于顺德投资的有效,更值得考究的是顺德投资背后的先进理念。这才是顺德为何能化危为机、在危中求机、在危中抢机的关键。

正如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所言:“同样的困难和环境,看谁能率先突破,首先需要我们有一种精神状态,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需要我们把工作抓得更紧更实。”

如果说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先锋是安徽小岗,那么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先行者则是顺德。历史把顺德这个仅有806平方公里、不沿海、非特区的县级区域,与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伟大改革开放进程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地,因“敢为天下先”而被媒体冠以“可怕”之名,因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靓女先嫁”还是“丑女先嫁”之争……

数据或许更能说明问题。2018年12月,央视报道称,在改革开放40年间,顺德创造了GDP增长648倍,年均增长率18%的惊人效益。顺德人不甘人后、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

这种勇当先进分子的精神,一直蕴藏于顺德人的血液当中。

3月17日的华桂园春光灿烂。疫情之下,却能迎来充满远见及务实的1000亿元投资,却是顺德勇当先进的追求带来的厚积薄发。

经历40年发展后,顺德人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再出发。经摸底调查,矛头指向了村级工业园。村级工业园改造一直是个难题,牵涉盘根错节的矛盾与利益,在珠三角、长三角都普遍存在,敢于硬碰硬的地方没有几个。

但顺德人就敢。“村改”成为了顺德的头号工程,就如当时村级工业园起步之时,顺德抢先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就了顺德工业赫赫威名。如今,顺德亲手打破过去辉煌的见证,只为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次顺德之所以能吸引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通过“村改”顺德有了可供其发展使用的土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顺德自主创新12项做法,出台52份配套文件,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已完成土地整理超2.5万亩,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超过5000家,探索出8种改造模式,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腾出了宝贵空间。

在顺德启动“村改”之前,曾有企业离开了顺德,离开的原因是土地空间无法满足增资扩产的需求。在“村改”之后,企业主动回归。本次签约的项目当中,更有被顺德完善配套吸引而来的企业。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之前就是没有土地,才未曾考虑顺德。

这就是顺德,在当下以及未来它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系南方日报记者、南方+顺德频道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