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一图看懂——

2019年新区成绩单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近日,《杭州钱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公开发布,2019年新区成绩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1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GDP)

1100.2 亿元

其中农业增加值13.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58.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24.8亿元

2

固定资产投资

357.76亿元

工业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8.1%49.7%12.7%11.5%

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 8.7%

4

货物进出口总额

846 亿元

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5.8 亿元


从这份“成绩单”来看

新区较好地实现了

“一年打基础”的既定目标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鸟瞰美丽的新区,“亿元级”企业数量全市领先。


以打造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为目标,钱塘新区从诞生起,就承载着重要的战略使命。近一年来,新区不断加快体制机制整合,紧紧围绕重点任务与中心工作,全力以赴、迎难而上,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尤其是,这一年中钱塘新区谋定出台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制造业”计划和“1+4+X”等产业新政,不断通过项目和企业的“外引内培”,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


新规划、新政策频出

“顶层设计”激活发展新引擎


钱塘新区能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完成经济发展的漂亮“转身”,源自于“顶层设计”激活发展新引擎。


2019年4月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杭州钱塘新区。从地缘上来看,钱塘新区地处21平方公里长三角城市群“桥头堡”位置;从时间上来看,在浙江“四大新区”(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中,钱塘新区是设立最早的,在全省“大湾区”建设中具有探索与示范意义。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即将年满1岁,从隔江对望到跨江合体,钱塘新区生逢其时。


从设立之日起,钱塘新区就将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作为强区之本、立区之基——这里的工业产值约占杭州全市的20%,列各区县(市)前茅;更聚集了长安福特、西子航空、格力、吉利等大批领军型制造业企业,“亿元级”企业数量全市领先。2019年下半年,杭州推出“新制造业计划”后,钱塘新区更是作为杭州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的“主阵地”和“主引擎”之一,主动承担起了再造杭州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任务,全力建设全省制造业“示范地”。


近一年来,钱塘新区率先编制并发布了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打造“51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聚焦半导体、生命健康、智能汽车及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五大先进制造业,超前探索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发展研发检测、电子商务、科技金融、软件信息、文化旅游等五大现代服务业;随后,钱塘新区又陆续出台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制造业”计划等,为制造业的未来锚定了发展方向。


根据钱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这里将加快产业空间整合,加快产业要素集聚,构建“一轴双湾五园”的产业总体布局“一轴”即由东至西,贯穿钱塘新区的“创新发展轴”,“双湾”即分列钱塘江两岸的金沙科技港湾与东沙融创港湾,“五园”即重点建设半导体、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未来产业等五大产业园,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杭州乃至全省大项目、大产业提供支撑。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位于钱塘新区的广汽乘用车(杭州)公司有序复工,3月份计划生产新车超6000台。


2019年10月,钱塘新区颁布了“1+4+X”产业新政。这个系列新政以《关于推动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高地的若干意见》为纲领,分别实施钱塘头雁计划、钱塘雨燕计划、钱塘雏鹰计划和钱塘凤凰计划等4个“领飞计划”,覆盖面更广、系统性更强,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精准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钱塘新区还制定实施产业“六大行动”,涵盖企业发展、产业平台、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全域亩均、最优营商等多方面,集全区之力,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钱塘新区还实施推进临江高新区提升发展规划,创新谋划大批创新产业服务平台等。通过从规划、计划,到新政、行动等“组合拳”,钱塘新区为制造业蓄力赋能,

同时也为产业的全面发展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线上线下,全链式跟踪服务

亲商助企释放发展新活力


今年3月10日上午,在位于钱塘新区的杭州新松自动化系统集成车间,伴随着第一个“全自动焊接导向座”产品的成功下线,工程师们情不自禁欢呼起来。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3月10日,在杭州新松自动化系统集成车间,公司首个全自动焊接导向座产品成功下线。


“总算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了。”新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钱塘新区从事智能机器人制造的重点企业,这里的生产一度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严重影响。在公司陷入困境之时,钱塘新区“企业网格员”伸出了援手——


复工时间、员工来杭安排、公司宿舍管理规定、现场办公防疫措施、用餐、资金状况应急……“企业网格员”与新松公司一起,将12大类47个问题逐一解决。2月18日,新松公司顺利复工。截至目前,新松公司的竹砧板自动化线、自动焊接线等多个项目已完成调试工作并顺利通过客户验收,年后第一批订单即将交付。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网格员”跟踪解决企业复工遇到的问题。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贡献。针对区域内制造业企业多的特点,钱塘新区以“服务”为突破口,建立亲商助企服务机制,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充分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2019年下半年,钱塘新区建立了两个企业服务中心,并进驻了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这里有“企业网格员”等服务专员,对于企业的困难,他们随叫随到,专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痛点”。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钱塘新区“企业网格员”“全天候无死角”为企业提供大量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安全复工。


此外,钱塘新区还建立了企业服务在线平台,打造了集问题反映、政策服务、项目申报、运行监测、产业地图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并落实线上交办、流转、响应、反馈的一体化机制,让企业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更方便、更快捷。

截至今年3月,钱塘新区共走访服务4383家次重点企业,收集困难问题929个,反馈率100%,销号率92%,剩余问题继续跟踪协调中。


同时,钱塘新区紧盯企业和项目的引入,建立了跟踪协调制度。例如,钱塘新区的“例会制度”,2019年走访重点企业(项目)100多次,协调解决了80多个重点问题。


钱塘新区还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办法和工业项目按期开竣投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加快投资,推动项目建设进度。近一年,钱塘新区共引进“152”工程项目7个,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达768亿元。包括投资350亿元的积海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华瑞航空等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已顺利落户钱塘新区。


转型升级提升“亩均效益”

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走进位于西湖边的松下电器旗舰店,无论是自动掌握火候的“控温专家电磁灶”,还是能做出多种料理的“三合一微蒸烤机”,或是具备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坐便器……都足以让你感叹智慧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是2019年10月,松下开出的全球第三家、中国首家电器旗舰店。作为最早来到钱塘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也一度遭遇发展瓶颈。低谷时,该品牌在国内家电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已不足3%。而如今,不断“上线”的科技产品,让松下重新抢回了市场。


“对于我们来说,科技创新就是产业的生命线。”钱塘新区经发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自新区成立以来,以平台与人才为抓手,大力支持企业创新。截至目前,钱塘新区先后引进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药明康德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浙医一院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并引入省领军团队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108名,推荐申报国家高企13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24家、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53家。


根据“1+4+X”产业新政,钱塘新区更是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按不低于20%的比例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招商引资,鼓励创新创业,提升产业层级,加快集聚人才,实现高效优质发展。


钱塘新区还结合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大力推进低效产业用地“腾笼换鸟”。通过“收储一批、转迁一批、提升一批”等模式,将低效能产业提升为高效产能,提升“亩均效益”。截至目前,钱塘新区共计完成签约企业9家,收储土地面积825亩,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检验检测、软件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


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起来看看新区“成绩单”!

▲ 新区建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


此外,钱塘新区还充分利用区域内14所高校资源,全面深化“14+2+N”区校战略,制定区校合作专项政策,从平台共建、产业共兴、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氛围共创五个方面鼓励区校合作。同时,钱塘新区还鼓励国内外高校院所在新区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机构,并对科技中介及高校促成科技成果在新区内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给予奖励。


产业立区,全力建设制造业示范地

钱塘新区,正在阔步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