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家數據庫》著名書法家——崔元澤作品欣賞

崔元澤

崔元澤,朝鮮族書法家。1942年生於黑龍江省密山市書生門第之家。1989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歐陽中石學生),現居北京。現任國務院國賓禮特供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高級註冊教師;中華國禮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國文書畫院名譽院長;文華閣國禮書畫院名譽院長;首都書畫院藝術顧問;八一書畫院東北分院藝術顧問;北京大學客座教授,英國牛津藝術學院名譽顧問,名譽教授;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中國人生科學學會藝術顧問;聯合國文化總署書法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詩酒文化、詩書畫院理事;中國海峽兩岸書畫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國畫院一級書畫家;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基金會藝術顧問;中國老子同道會藝術顧問;人民藝術家協會副院長;聯合國和平基金會亞太事務委員會文化交流中心藝術顧問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牛津藝術學院中國區名譽顧問名譽教授,阿里簽約藝術家,中華文化大使,福布斯推薦藝術家,《時代週刊》首次登封面人物藝術書畫家,清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務。

崔元澤書法淺談:

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書寫的藝術。漢字是線條組成的。首先線條要美,還要組合的結構要美,這才成為書法。漢字從誕生之日起,就是“美術作品”,是若干線條組合“畫”出來的。它天生麗質,體現了字形之美,字容之美,博採眾美,充實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書法,首先是一種文化。書法在實現其記錄的基礎作用,同時也可以兼用抒情和欣賞,也具有和其他的繪畫,音樂等藝術門類一樣的傳情和審美的作用。所以,書法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統一體。對於個體而言,書法更是人生縮影。書法家的個人經歷,學養氣度,脾氣秉性,一一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中。我注重傳統功力,追求自然創新。師古是創新之母,創新是傳統的繼承。沒有繼承傳統,總想做大幅度的變形,異變,輕視線的內涵和精緻微妙的不同,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創作不出新的輝煌。真正的藝術創新是吃透元典,淵源及流,借古開今。

藝術輯評:

1、歐陽中石老師對崔老的點評:崔元澤的書法功底紮實,和諧美好。

2、書協顧問李鐸老師的點評:崔元澤的書法作品基調高雅,氣象正大,風格莊重。

3、書協主席張海的點評:觀崔先生的書法筆墨線條厚重,結構佈局嚴謹,匠心獨具,收點創新。

4、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中國書法主講任德山老師的點評:崔元澤先生的書法溫其如玉,自成一家。

5、範曾大師的點評:崔元澤書法結體穩健、端莊、筆墨流暢自然,獨具豐富,而有內涵的自家風格。

6、美協副主席何家英老師的點評:崔元澤先生的書法形成了自我風格和特點,又有自己的個性追求,是難得的藝術人才。

7、現任書協主席蘇士澍的點評:崔元澤的隸書厚重大度,行書如行雲流水,有自家風貌,莊重而酣暢,讓人耳目一新,他是真正的書法家。

8、故宮博物院魏鼎老師點評說:崔老師的書法是金濃的骨架莊重,劉炳森的美麗,鄭板橋的竹葉。

9、聯合國和平基金會亞太事務委員會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八一書畫院副院長金冬善對崔老書法作品的評價是:崔老師的書法作品是當今時代的正能量,為社會留美德,真正體現了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書法大家。

10、現任書協主席蘇士澍的點評:縱觀當今中國書畫藝術界,書法,繪畫,數以萬千,能吸引人眼球的不多。

多數作品輾轉模仿,佈局雷同,總給人-種千人一面之感覺,崔元澤先生的作品可令人眼前一亮,就是在於他的大智藏銳,不隨人作計,而是以“一葉落知天下秋”的藝術手法,讓讀者小中見大,拙中見巧。崔元澤先生雖然為人謙遜低調,但是卻領悟到了書法真諦。字裡行間看得出崔先生在對藝術的追求中,沒有什麼奢望,只想為這絢麗的世界添上淡淡的一筆,成功與否無怨無悔,只想用藝術去書寫祖國的山河之美,去表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他覺得這才是一個書法家的責任。相信崔元澤先生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會越走越遠,越走越高。

11、美協主席範迪安點評:從運筆、用墨、佈局、章法等來看,其作品的佈局嚴謹而不呆板,靈動而不雜亂,猶如水落石出,滌靜浮沉,秀色自現,風骨獨標,承傳統於字裡行間,出新意與法度之外。真正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德藝雙馨,已具有名家風範且能為其他書家創作提升提供了可憑藉鑑的有益啟示。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