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喂鸥”、加“口粮”,让候鸟飞得更远飞得更安全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3月,从西伯利亚来昆明滇池流域越冬的红嘴鸥将开始踏上征程返回。由于疫情影响,直至3月3日,海埂大坝等景点才恢复开放,允许市民前往投喂海鸥。于是,全国各地不少网友通过“云喂鸥”订单,让快递小哥帮助自己去给红嘴鸥喂食,与昆明市民一起为红嘴鸥送行。

2019年12月26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及昆明鸟类协会共同发布,海鸥来了40800只,是历年来昆明越冬海鸥最多的一年。不过,在疫情隔离期间,昆明市有关部门安排了专门的海鸥投喂员,每天拖着上千斤“鸥粮”去喂食。“堂食”和外卖“加餐”,让红嘴鸥这个冬天在昆明未受疫情的影响。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杨宗友 摄

不仅仅是昆明,让越冬的候鸟未受疫情影响,我国许多地方也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特殊时刻不忘守护着候鸟安全。

3月3日上午,两万斤鲫鱼、鲤鱼、鲢鱼被投放到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高明兴介绍:“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通过适量补充北大港湿地的鱼类资源,保障迁徙候鸟食物来源。”

鄱阳湖是我国的淡水湖,也是亚洲最大越冬候鸟栖息地。据统计,鄱阳湖鸟类381种,鸟类总数60多万羽。白鹤总数4000多只,占全球98%以上。白枕鹤总数3000多只,占全球总数的70%以上。东方白鹳80%以上。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疫情发生以来,多次要求做好鄱阳湖白鹤等候鸟的保护工作。在越冬候鸟即将北归之时,他要求加大保护力度,净湖、净空,增加投食,让鸟儿们走得安全、顺畅。同时,他强调,野生动物是绿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要大力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加强保护力度,为它们创造更适宜更安全的栖息环境,让赣鄱大地成为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今春北京迎来近百万迁飞候鸟,较往年同期增加30余万只。据了解,北京地处亚热带向亚寒带的过渡区,是众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道路,每年过境南迁或北徙的候鸟、旅鸟达300多种,上百万只。

候鸟是生态环境移动的“晴雨表”。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候鸟在北京“歇脚”的地点也越来越广泛,除了野鸭湖、密云水库这些大的水面,大兴的南海子、房山的大石河也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和停留。过去北京不经常看到的一些珍稀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像黑鹳、白尾海雕、震旦鸦雀、疣鼻天鹅,这两年都有观测记录。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相关部门采用路线巡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全天候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强化对湿地、水库、河流、公园等野生鸟类集中活动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并对乱捕滥猎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

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近期共同建立加强候鸟保护工作协同机制,成立了“候鸟保护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两省一区相关区域候鸟保护协调工作。三方将定期组织召开省级协调会,通报候鸟保护工作情况,共同研判解决候鸟迁徙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开展打击行动,加强信息交流,扩大案件举报线索,会同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发傅建斌 摄

还有许多地方也采取措施尽力保障着候鸟迁徙安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全面加强鸟类保护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要划定候鸟迁徙通道等责任片区,在鸟类重要栖息地和主要迁飞通道沿线指定安排巡护点,开展巡护值守和经常性清网、清套、清夹、清除毒饵行动。

在这个候鸟迁徙的季节,千里之外的送行,万里征途中的守护,我们目送它们远去,同时,也期待着它们秋季早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