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众传播业的娱乐至死

波兹曼曾预言:"电视带给我们的娱乐世界是感性而片段化的,而人类终将沉溺于其中,逐渐丧失理性思考能力。"从如今的大众传播业来看,似乎娱乐至死这个预言已经成为事实。本文从娱乐至死这个理念入手,批判性探讨了大众传播业的这种现象。


为什么电视会让人丧失思考?

我们要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学习信息。

什么是信息?一切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比如,马路上的大妈哭街,电视里的新闻联播,抖音上的美女热舞,微信里的表情斗图,这些都是信息,看电视,看的就是信息。


那什么是知识呢?

那什么是知识呢?所谓知识就是指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规律,方法论。比如乘法口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羊群效应这些。


信息有真假,有时效,而知识有积累,有迭代,你要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那知识是如何帮助我们提升思考能力的呢?

举例,先来看一个问题:

摆一个七行8列的点阵,然后数一下会有几个点?


那如果我们学过乘法口诀就知道。直接用7行×8列来解决问题。那这个乘法口诀表就是知识。

刚才这个过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发现拥有不同背景知识的人,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速度是不一样的。


不会惩罚口诀的人列出点阵图一个一个数。会乘法口诀表的人瞬间给出答案。

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问题:我产品做出来了,该如何宣传?

思考一:背景知识中没有宣传这个概念。


思考二:冒出很多相关信息……


思考三:拥有一个有关宣传的方法论。


这个方案是思考得来的吗?不是也是在记忆中找到的。

我们来看一下刚才的这些思考具体经历了哪些步骤?

第1:连接相关背景知识。我们首先会根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是概论,方法论或者别人的经验。,检索文的信息,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知识。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会冒出很多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如果能连接到的背景知识很少,我们就无法有效的思考,甚至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

而你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可用于思考的要素就越多。最终给出的方案也会越全面,当别人还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你可能已经连接到一个方法论并开始侃侃而谈了。


第2:梳理这些背景知识。

想到的这些背景知识可能会很零碎。你需要结合问题把他们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梳理成一条完整的信息,形成最终的结论。

这个梳理的过程包括筛选,整理,重组,缩放等等。


不管怎么样,这个结论都是基于你掌握的背景知识重新组合起来的新应用,而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空中楼阁。

人类的思考过程看似无法琢磨深入剖析,其实就这两步。第1,连接背景知识。第2,梳理背景知识。


你说不对啊,还有想象力啊,我们可以想想并不存在的东西。真的是完全不存在吗?

我们所有的想象都是基于已有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或者某个特性的放大或缩小。比如:狮身人面像。就是将人头和师生重新组合在一起。蜘蛛人就是把蜘蛛的特性和人组合在一起,并放大了能力。

组合的要素,放大的基础都是我们已有的认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

因此,当你拥有不同背景知识的时候,你的思考过程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当别人还在思考问题中的名词是什么含义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建议了,当别人还在零碎的给建议时,你已经可以把完整方案抛出。

所以,思考的过程,有点像玩乐高积木,决定你思考质量的,一个是你拥有的积木数量和种类,一个是你拼接的技巧和创意。


所以读书能帮你学习到知识。而知识能够提高你的思考能力。

从电视机里看到的信息并没有这个功能。所以不会提高你的思考能力,倒是可以提高你的八卦水平。

至于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用来提高思考水平,那就是个更深入的话题了。,关于这一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做更进一步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