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有了好“招牌”消费者有了参考依据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干部可谓全员上岗,全力以赴,不仅要守好“责任区”,还得当好“看门人”。近日,随着复工复产企业、商户逐渐增多,基层社区又多了一项工作内容,那就是监督企业和商户是否按要求落实防疫消杀工作。面对这么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严把关、无疏漏呢?社区干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奇招”,想出了不少好办法,记者带大家去回民区吕祖庙街社区看看。

来到回民区吕祖庙街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正挨门挨户对已经开门营业的个体商户进行防控消杀工作的检查,如果消杀工作落实到位,卫生保持良好,商户还能获得一张绿色的检验合格标。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吕祖庙社区辖区里一共有100多家个体商户,2月23日前后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复工复产现象,社区一方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审核申报工作,一方面还得做好复工商家的消杀防控监督。面对工作的新内容,他们集思广益,想出了这个色标化管理的新模式。

吕祖庙街社区主任胡杰告诉记者,色标是社区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对辖区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核发的一个检验标,主要分3种颜色,即绿标、黄标和红标。绿标代表这个经营场所比较安全,平时的消杀工作做得也特别好,员工的体温测量比较正规。黄标主要针对理发行业,还有平时消杀记录做得不用太好的个体工商户,就是告诉顾客这个场所可能存在一定的传染潜在危险,也是督促商家要做好整改措施,争取换到绿标。红标针对的是出现聚众、扎堆聊天或者没有消杀设施的商户,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整改就会核发红标,意思是社区要联合各有关部门关停这家店铺。

拿到绿标也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后续的消杀工作不到位,没有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经营,那么商户手中的绿标就有可能降为黄标,甚至红标。

采访中,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一家贴着黄标的门店,社区工作人员检查了商户的消杀工作是否到位后,要求商户每天必须保证消杀两次,做好卫生消杀工作,这样就会把黄标换成绿标。商户表示会按照要求做好消杀,争取早日拿到绿标。

据了解,目前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对辖区的商户进行巡查,查看商户的消杀记录和体温记录,还有店内店外的环境卫生情况,如果不合格,前一天是绿标的会变成黄标。

在疫情防控这样的特殊时期,别看只是一张小小的检验标,对于商家来说那可相当于一块迎人的好招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是购物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所以人们对于社区的这个创新管理模式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接下来,吕祖庙街社区的企业、商户色标化管理模式还将在中山西路办事处广泛推广,从而保障辖区复工复产工作安全有序进行。